在十萬群山旁邊,有一處小小的村落。

村子叫楊柳村,依山不傍水,再加上山路崎嶇,交通不便。就連最近的城鎮也要走三天路程。

因此村子發展一直不怎麼樣。

村子裏人家也算不少吧,有三四十口人家。村子裏人都老實本分,家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即使如此也隻能足夠生活。

身上穿的衣服也都上了年份,可惜家中並沒有多餘的錢財去購買布料,縫縫補補又是一年。

倒也不是摳,主要山裏路途遙遠,運貨過來極其困難,所以貨物也都賣的比較貴,尋常人家依舊是買不起的了。

不過十萬群山野獸眾多,村子裏靠著打獵換取的錢財姑且能頓頓吃得飽飯。

“今天,是我王大壯兒子滿月的日子,特地請各位鄉親父老來此一聚。我王大壯是個隻會打獵的粗人,大家就放開了吃,放開了喝。”在一處院落中,一位青年把碗中之酒一飲而盡。

雖說青年不過二十出頭的樣子,但是手上長滿了老繭,特別是虎口處,然後便是些大大小小的傷痕。看起來已經是個成熟的獵人了。

王大壯旁邊站著一位同樣二十出頭的少女,懷裏抱著一個嬰兒。

少女麵容清秀,就是有些憔悴,不過看著懷中鬧騰的嬰兒,大概也猜得到為什麼了。

少女名叫趙秀秀,乃是村長家的女兒,也算是大家閨秀了。

用村民的話說,真就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不過王大壯很顧家,經常從鎮上給趙秀秀帶回來一些女生喜歡的物件。

因此兩人過的也算幸福。

此時,一旁的老人發話了。

“今天叫大家與此,不僅是喝我外孫的滿月酒,更是想大家一起給我外孫想個好名字。”

此人正是村長了,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跡,但他身上卻有股身為村長的威嚴。

大家聽到這裏也心知肚明了。

大壯家兒子出生的時候,白白胖胖的,村長喜歡的不得了,恨不得捧在手心裏。

但是在取名字上犯了難,趁著滿月酒的機會詢問一下大家的意見。

不過現在輪到大家犯難了,大家一個二個都是獵戶,你要叫打獵哥幾個帶上家夥事就去。

可是取名字這種文人幹的事,大夥也確實不會。

偶爾有一兩個提建議的,但也是興旺,晴朗。

至於趙秀秀心中有個不錯的小名,滿月之前都是一直叫的小名。

“小秋。”因為此時正值秋季,名字叫著也好聽。

而大壯則是出了名的聽媳婦話,當時就拍手稱好。

就是光叫王秋不咋好聽,甚至有點女兒家家的名字,這裏大壯就不同意了,畢竟他覺得兒子以後也得是自己這樣的壯漢。

“哞——”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屋外傳來一陣牛叫聲。

“誰家牛跑出來了?”

“不知道啊?”

眾人來到屋外。

隻見一位倒騎牛的道士正從屋外路過。

道士看起來也有古稀之年,兩鬢斑白,腰間盤著個酒壺,正閉目養神。

“高人請留步。”村長趕忙叫住。

“在下隻是個雲遊道士,不知有何貴幹?”那老道士拍了拍牛背,從牛背上跳了下來。

隨著哢嚓一聲,“哎呦,我的老腰呦。”老道士揉了揉腰。

王大壯趕忙上前攙扶著。

“年輕人很懂得尊老嘛,說吧,有什麼事。”老道士看了眼王大壯,示意扶自己進去。

王大壯照做。

來到院子裏,老道士坐下過後,看著滿桌子的好酒好菜,直流口水。

大壯也是很貼心的給他把酒滿上。

“不滿您說,我兒子剛滿月,想給他取個好名字,大家都拿不準,想請您老出個主意。”大壯一臉笑嘻嘻。

“這樣啊,老頭子我酒也不白喝,我可以試著取個名字。”老道士從趙秀秀懷中抱過孩子,仔細揣摩著。

“可有小名?”

“小秋。”

“這樣啊,那就叫三秋如何?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老道士說完講孩子還了回去,品了一小口酒。“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