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的斜陽終於灑下了它的最後一絲光芒,一切恢複了寂靜。那一片海,無聲無息,波濤洶湧的麵目已經退去,它溫馴地讓人窒息。此刻,又有誰會想到它曾那麼驚天動地翻湧過,無比囂張地咆哮過。一切的一切,變得似乎和以前一樣平靜,但其實,很多人,都已經不在了,很多東西,都已經物是人非了,隻有天邊的一輪血紅的落日,似乎在用餘熱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唯美而淒涼的故事。“哦,對不起,你們要的幸福,我給不了!”
於是,血流盡了,淚流幹了,卻回不去了,永遠,都回不去了....
阿海從小生活在一個喧鬧卻並不繁華的城市裏,他曾經有一個很美好的家庭。爸爸媽媽都是工人,家庭雖然條件不算好,但是也不算壞。阿海在這座城市裏安安靜靜地生活了16年。然而,就在他生命的第17個年頭,他的生活變得開始起波瀾了。阿海戀愛了,而且似科愛得昏了頭腦,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已愛得太深了。”
和阿海戀愛的那個女孩小名叫順兒,她小的時候曾經從3樓摔下來過,可是大難沒死,於是,他的爸爸媽媽希望她從此以後一切都要順順利利的,便給她取了這麼一個名字。
阿海和順兒的戀愛經曆很平凡,幼稚的他們經同學們一起哄,便自然而然地牽了手,然後,就開始了所謂的戀愛。那些中學生們眼中的“班帥”“班花”戀愛總是讓人羨慕不已。和所有談戀愛的中學生一樣,他們在校園裏並不十分的親近,在教室裏見了麵也隻是相視一笑,然後各自走開。走出了校門,他們又同天下所有的情侶一樣,牽著手一起走過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這個城市的東南方有一條小河,地處偏僻,風景卻非常的美。河兩岸全是綠悠悠的青草和挺拔的樹木。這裏是他們約會經常去的地方。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很喜歡那個地方,每一次去到那裏,他們總會非常地開心。於是,他們便叫那裏“忘憂坪”。
忘憂坪的天時時刻刻都是那麼美,雪白的雲朵像棉花一樣飄浮在空中,風兒怎麼都吹不走它。於是,天就變成了一大塊棉花糖似的東西。
順兒經常躺在草坪上,望著天空說:“要是天塌下來就好了,我會把它們當棉花糖全吃掉。”
這裏阿海看了看順兒,說到:“等以後我掙了錢,一定會給你買很多很多棉花糖,讓你一輩子都吃不完。”
順兒笑著癟了癟嘴。
阿海見了,忙說:“你不相信?明年我就十八歲了,是成年人了,我可以去找工掙錢,賺很多很多錢,全都給你用。真的!”
阿海的臉紅紅的,很激動的樣子。順兒見了,“撲哧”地笑出聲來。“我相信你啦!相信你可以的!”說完,便幸福地靠在了阿海的身上。
阿海這才長長地舒了口氣。
或許當時的阿海太年輕了,他不懂得一句承諾往往會改變一生,如果他早能明白,他恐怕不會在當時許下那個幼稚的諾言,那麼,他的生命也必將會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演繹方式。但,世間沒有如果,隻有苦果。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悄無聲息地流走,夾在手心裏的點滴也逝去了。一年過後,阿海和順兒依舊每天在教室裏見了麵相視而笑,依舊是同學們羨慕的“男才女貌”,依舊如熱戀中的情侶一樣在大街上手挽手地走著,依舊常去那塊“忘憂坪”,依舊用一顆稚嫩的心深愛著對方。隻是,此時的阿海,已越過了十八歲的年齡。
阿海還記得曾經在忘憂坪許下了那個諾言。他說過,他要掙很多的錢,給順兒用,給她買棉花糖吃。年輕的心總是愛追夢,十八歲的阿海正是血氣方剛,談戀愛使得他成績越來越差,而越來越臨近的高考使阿海的壓力越來越大。他明白自己的水平,他知道就算自己再努力可能也上不了大學。他開始為自己的前途出路作打算了。
他想去打工,去中國最繁榮的地方闖蕩,打拚。這是他考慮了很久的事。他每次想告訴媽媽,他要去外麵打工,然而,話剛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他不想看到媽媽淚流滿麵苦口婆心的樣子。他很愛他的媽媽,他知道媽媽為了這個家非常的勞累,他不想再讓媽媽為他操心了,他要聽話,乖乖地讀完高三,然後去一所大學,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