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們一個班了(1 / 1)

9月,開學的第一個月。一中的教學就已全然步入正軌。

緊張急促的高中學習拉開帷幕,一時間讓汪然難以適應。

在學校的時間無限拉長。隻有課間和晚自習放學那段時間,才能完完全全地屬於汪然,或者說屬於她和張弋陽。也隻有這段時間她才可以沉浸在他們之間的點點滴滴。

她對張弋陽的情感,或許她本人也不理解,無從理解。從初中到現在,找不到合適的地方擱置。

汪然低著頭,站在講台上。

老師搭著她的肩,“我們班新來的一位轉校生,大家掌聲歡迎。”話音剛落,班裏響起參差不齊的掌聲。

有疑惑有好奇也有不解。畢竟誰會特意轉學來到這所沒有人能為它墊底的中學呢?“做個自我介紹吧!”這位老師溫和地看著我說。

“大家好,我叫汪然,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希望能和大家快樂相處。”說完,深鞠躬周全自己的禮儀。

這次掌聲很整齊,台下的同學互相張望,似有人在討論些什麼。

汪然的目光轉向他——張弋陽,他並沒有看她。

反而一位初中的朋友,向自己周圍的同學介紹關於汪然的一些。汪然的介紹簡短,不免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就比如說:為什麼轉到這所學校?是不是想不開?諸如此類。

老師目光注視著下麵,在為汪然尋找合適的座位。

這所中學與她原來的中學相比是有極大不同的——教學模式是由A省引進的,也可以說是A省在這裏的一個地方實驗學校。

光是看座位就知道區別。傳統教學都是麵向黑板 ,一排排,一組一組排列。

下麵同學的座位都是以組別劃分,麵對麵溝通交流學習——也就是說,我是不是能有機會和他麵對麵了?沒關係,就算不能,也是一個班了。

“你坐那裏吧,汪然。”話音落下,看著老師的手指向與他背對的組,汪然徑直走向座位,放下書包。這是在搞背對背擁抱嘛?環顧四周,都是對汪然投來的好奇目光。選擇沉默吧!

這個學校用的是平板,這也是教學模式的革新之處。

汪然摩挲著新平板,打開,按照指導注冊應用,下載資料。強忍著沒有回頭看他。

關掉平板,透過黑色的屏幕能看見他的背影,還是那麼冷漠和高傲。拜托,這又不是校園男神,幹嘛這麼裝啊,真是的!

下課後,朋友來找她問東問西。青春期的小心思嘛,想讓他關注到自己,不由得提高嗓音回答她的問題。打打鬧鬧,有說有笑。

“那你來這裏是不是有張弋陽的一部分原因啊?”說到張弋陽,她聲音小了一點,關於張弋陽有沒有聽見這個問題或者這些談話,汪然糾結了一個晚上。

談話有沒有聽到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問題,他聽沒聽見。

不知道張弋陽是否期待汪然的回答,但是當時汪然腦子一熱說了不是。沒有多餘的解釋,就這麼無情,也會被自己的回答帥到……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著。第二天,汪然一早就起來洗漱,反複整理自己的發型。

其實中學時代,無非就是在自己的頭發上花些心思,但是往往那時,怎麼打扮都好看。

在路上醞釀了好久該怎麼自然地走進教室,但還是敗給了在走廊遇到的張弋陽。

他背著書包僵硬地走著,不給汪然任何眼神,看著讓人心頭一顫。說好聽點是高冷,說不好聽是有人欠他錢……

汪然不自覺地理著前麵的頭發,似乎這能給她一點自信。她們就這樣一前一後走進教室,沒有任何交流。

雖然秋天不太冷,穿著薄衛衣和秋季校服,但是汪然的心是零下。

不知道這個人是本身就不知道怎麼跟人相處還是討厭汪然,冷漠地讓人心寒。

一大早的心情,因為他,破壞了。但是也因為他有所上升起伏。

數學課上,他喜歡轉筆,初中就有的習慣。當時讓他教過,可惜沒有他那樣爐火純青。

那又怎樣呢?還不是掉了,正好在汪然的身後。時刻關注著這個人的風吹草動,他掉筆,汪然無疑能立刻捕捉到這點風吹草動,低下頭以最快的速度撿起來。

兩個人都要去撿起那支筆,也不可避免地對視了。是第一次認真地對視嗎,張弋陽沒有任何反應,但是汪然有注意到他眼神細微的躲閃。

對於當過張弋陽一年同桌的她來說,這些細節盡收眼底,她不相信這麼快就沒有感覺了。

這個舉動,足夠汪然一天激動了,但是初來乍到,還是要保持安靜。反複橫跳在他還喜不喜歡我這個疑問上。

下課上廁所特意經過前門,隻為多看他一眼,想抓住他對她一切的反應,在這點少得可憐的反應裏麵捕捉一點點自己認為可以繼續支持自己幻想的細節。

可是正值青春,不應該一門心思在學習上嗎?這些年少蠢蠢欲動的心思,很難像數學題那樣有解有答。數學題裏過程錯了,就算答案對了,那也是錯,要扣分的。但是青春裏的過程不管誰人判對錯,都不能塗改再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