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題以具體的曆史事件為例,要求考生對王安石變法有深入的了解。
不僅要分析變法的背景和主要內容,還要關注其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北宋政治、經濟產生的影響。
這需要考生具備較強的細節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於那些隻關注大事件而忽略細節的考生來說,可能會覺得難以應對。
最關鍵的是宋朝可是前朝,也是被武文彬直接滅掉的,所以說如何評論大宋?
這一點就有待商榷了,如果說宋朝好,變法好什麼的,武文彬能喜歡?
但要是一味的說不好,會不會有曲意逢迎的嫌疑?
綜上所述,這次考試的試題難度較大,對考生的知識儲備和思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很多考生在拿到試卷後,臉上露出了愁容,開始擔心自己能否通過這次考試。
一些考生甚至後悔沒有更加認真地複習,隻能硬著頭皮答題。
但要是細細品味一下這三道試題,聰明人就能發現其中的端倪。
每一道題都與今年剛剛頒布的新政有著緊密的聯係,這種關聯並非偶然,而是精心設計的。
今年的新政主要涉及到民生、經濟和政治等重要領域,而這三個問題恰好與之對應,毫無偏差地緊扣新政的核心要點。
許多機智的考生們迅速察覺到這一特點,不禁眉頭緊皺,麵露難色。
也難怪他們如此愁苦,畢竟今年的新政已經公布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而且,各地的州郡縣衙都張貼了相關告示,任何人都能夠隨時查閱。
隻要有心去了解,每個人都能深入理解新政的內涵。
然而,此刻的劉思聰卻與其他考生形成鮮明對比。
他的心情激動異常,甚至有些興奮。
因為他之前的猜測竟然得到了證實——試題果然是以新政為中心出題的!
更讓他欣喜若狂的是,這些問題的答案早在昨日就已在他心中醞釀成熟,成為了一份完整的草稿。
因此,對於這次考試,他信心滿滿,覺得自己一定能夠應對自如。
武文彬坐在龍椅上,慵懶地打了個哈欠。
如果是早上的時候,他可能還有興趣觀察一下剛拿到試卷的考生們的表情,但此刻他實在提不起精神來,感到十分無聊。
於是,時間就在考生們緊張答題和武文彬百無聊賴的發呆中悄然流逝著。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一名麵容俊美、眉目清秀的考生小心翼翼地向內侍發問“公公,我可以交卷嗎?”
聽到這句話,一名內侍微微一愣。
因為還未到規定的交卷時間,這名考生難道要放棄考試了?
畢竟,今天已經考了一整天,他們見識了各種各樣的考生,深知這次試題對於這些考生來說有多麼困難。
然而,盡管數百名考生都已考完,卻沒有一人提前交卷。
因此,內侍心裏不禁有些不悅,說道“還沒到交卷的時候呢,你可要考慮清楚哦,一旦交了卷,就無法反悔了!”
麵對內侍的話,這位考生自信地笑了笑,並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做好了決定。
內侍深深地看了一眼那個滿臉自信笑容的考生,心中不禁湧起一絲疑惑。
他暗自思忖道
“難道這個人真的如此胸有成竹,以至於毫不猶豫地放棄了繼續答題嗎?或者說,他隻是自暴自棄而已?”
帶著心中的疑問,內侍低下頭,試圖窺視一下這位考生的答卷。
然而,當他仔細端詳了一會兒後,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暗暗嘀咕“雜家竟然忘記了自己並不識字!”
無奈之下,內侍隻能轉身將試卷呈遞給了旁邊的老太監。
老太監接過試卷,低頭審視了一番,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對這份答卷感到有些困惑。
接著,他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那位考生,然後小心翼翼地轉過身,弓著腰將試卷遞到了坐在龍椅上顯得有些百無聊賴的武文彬麵前。
看到這一幕,武文彬也不禁感到有些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