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武文彬現有的這些勢力,範仲淹詳細的做了一個彙總。

然後通過與武文彬的溝通交流,初步的製定了一些計劃。

先是總體上的方針戰略,那就是用最短的時間,將武文彬麾下的各方勢力進行調派。

洛陽城中的可戰之兵,西夏國的援軍,江湖中組建的武林人士,再加上大理國那邊需要武文彬去協調。

範仲淹製定的計劃是,在三個月之內,籌備三十萬大軍,起居山海關、嘉峪關與潼關三處,各處分兵十萬。

山海關和嘉峪關地處險要,需要更多身懷武功的江湖人士參戰,盡量減少戰損。

這一方法跟武文彬之前製定的斬首計劃有些類似。

而潼關則不一樣,主要是派駐大軍圍困,潼關雖險要,但其位置最為重要,宋廷絕不會放任 潼關被攻破,定然會派兵協助。

到時候武文彬大軍隻需要圍點打援,盡可能的消滅宋廷的有生力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三方大軍一起出動,以閃電戰的形式打宋廷一個措手不及。

而且打蛇打七寸,直接進攻宋廷的咽喉要害,放棄雞肋城池。

按範仲淹對宋廷官員的了解,隻要武文彬的大軍能夠打到汴京城下,其餘的城池,絕對不會堅守,大多數的城池主官絕對會獻城投降。

這就是大宋朝廷官員的節氣,讓武文彬哭笑不得。

但範仲淹在宋廷為官數十年,他對宋廷官員的了解遠要比武文彬更深,所以武文彬相信他的話。

實際上現在武文彬要是把所有兵力加在一起,遠遠不止三十萬大軍。

但範仲淹說的非常在理,遼金兩國虎視眈眈,不得不防。

在與宋廷的戰爭中,必須要分出大部分兵力,屯紮在邊陲,防止遼金兩國趁火打劫。

一番溝通下來,武文彬對於範仲淹的謀略和才能非常的滿意!

正所謂人盡其用,物盡其才,武文彬給了範仲淹所有的權限,讓他能夠在各個方麵統籌調度。

甩手掌櫃,才是武文彬這輩子最喜歡的職業。

對於人才,武文彬可謂是多多益善,他開口詢問範仲淹道。

“軍師,我知你交友甚廣,不知道有沒有合適的人才為我所用?”

聽到武文彬這話,範仲淹頓時就遲疑了起來。

武文彬見狀皺了皺眉,然後笑道。

“軍師放心,不管以後我麾下有多少人,隻要事成,你的位置無人可以取代!”

範仲淹聞言則是搖了搖頭,誠懇道。

“主公,臣下並不是嫉妒賢能之人,隻是臣下正在思考,有哪些人符合主公的要求,臣下雖然好友較多,但有真才實幹之人,卻是有數的。”

武文彬聞言尷尬的笑了笑,好嘛,自己剛才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無礙,軍師盡管推薦,我還是有些識人之能的,而且我相信,隻有用得好的人,沒有好人用不了,我一定能讓人才在其合適的領域發光發熱,來到咱們這,絕對不會明珠暗投!”

這天下實在太大了,就算以後成了這天下共主,但沒人幫你治理也沒有毛用。

想要長治久安,就必須有數量龐大的官員成為國家機器的螺絲釘。

一座城池都得需要上百名大小官吏去維持運轉,更何況是一個國家呢。

而且武文彬不光是要取代宋廷,他更是要滅遼吞金,成為這天下共主。

到時候,他所需要的官吏便更多了,這個問題現在就要想辦法,免得到時候出現亂套的情況。

聽到武文彬這話,範仲淹便輕鬆的笑了。

對於武文彬有沒有識人之能,他範仲淹最具有發言權,畢竟自己這顆明珠,可不就是主公發現的嘛。

想到這,範仲淹點了點頭,說道。

“那好,既然主公求賢若渴,那臣下便廣發書信,將那些舊相識,老朋友全都叫過來為主公效力!”

聽到範仲淹的承諾,武文彬輕鬆的笑了。

“那好,接下來我們在金州停留幾日,等到西夏的援軍抵達之後,我們便動身前往洛陽!”

“主公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