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桐快步走出咖啡店,又氣又惱,隻覺得洛一講的話一點分量都沒有,看似給出了很重的承諾,可是自己怎麼可能還會相信呢!
秋桐告訴自己,許許多多的承諾其實隻有當下可以兌現的,他也僅僅隻是現在感情上了頭,才這樣安撫自己。說什麼別怕,說什麼不會再傷害你,真的嗎,敢對著自己的良心重新再說一次這句話嗎?!
許許多多的誓言和花前月下的承諾,其實大多都靠不住。已經不是那十多歲的人了,這樣的話,還能夠有用嗎。秋桐氣上了頭,胡亂走了一通,看了看時間也才10點鍾不到,其實自己也沒有約任何人吃中午飯,隻想著找個借口趕緊離開,想狠狠罵自己一頓,為什麼沒有按下那該死的好奇心,非要見一麵,又惹麻煩事上身。
秋桐站定在路邊,靜靜地想了一下,伸手攔下了的士,決定直接回溫泉酒店,自己吃一頓熱乎乎的火鍋,將這些煩心事趕緊甩掉!
秋桐氣呼呼坐上車,卻被車上的味道悶到,按下一點點車窗,風呼呼地灌進車內,終於衝散了一些些的鬱悶。
冷靜下來後,秋桐認真地盤點了一下自己的情況。無論是和林會長,還是和洛一,前後的兩次見麵,其實都不愉快,到最後也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感情難道就是沒辦法能夠冷靜地處理嗎?秋桐甚至不禁懷疑起來,難道是男性的繁殖欲望已經在這個年紀能夠達到頂峰,所以上來就是結婚生子一條龍嗎?
搞不懂,秋桐歎了口氣,其實說不上來什麼感覺,當自己想要走進婚姻的時候,卻未能如願以償。當自己想要一份純粹又自然的感情的時候,卻每個都說想與自己成為夫妻。可是,自己想要的並不是這個啊,到底有沒有人能夠搞懂自己想要的到底什麼。
需求和供給總是錯位,未來在一起的生活真的會好起來嗎?真的能夠肩並肩同行嗎?其實好多問題基本上不是存疑就是否定,根本沒有十足的把握去肯定許許多多的問題。
可能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情侶明明也不是不相愛,相處的時候很快樂,甚至度過了許多的難關,但是看起來像天造地設的一對往往都會走散。也許是兩個人的需求和回應往往是交錯的,其中一個人想的是“先遇良人先結婚”,另外一個則是想要再打拚一下,回避對方的需求,而輪到自己想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時候,對方卻未必如過往一樣想要這份原來沒有得到回應的感情了。
如果感情這件事完全從功利的角度上來看,也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能夠最大化,越是符合自己利益需求則越顯得急迫。從很多事情上其實都可以印證這個簡單的道理,一旦套上情感的外套,則忘記了許多,忘記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忘記了自己的初衷,甚至主動侵害自己的利益。
其實,大家都甘之如飴的,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