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曆 十月三號,春風山
初秋的太陽還未升起,霧蒙蒙山腰的森林中有一道模糊的身影在極速的穿行,那是一位麵帶堅毅的清瘦少年,少年眼神堅定有神,身著一套黑色的長袍勁裝,頭發用繩束在身後,此時他手持弓箭正在追逐一頭受傷的野豬。
那是一頭剛處於靈智未開的野獸,剛才已經中了少年的一箭位於腹部,所以相較於平時速度並不快。
少年姓於,名清,父母早逝。獨自一人在地處涼月洲武月國北部的一個偏僻的小鎮中生活,武月國尚武,所以無論是貴族民眾都有習武的風氣,尤其是地處邊疆地區的民眾,由於戰爭摩擦不斷,所以尚武的風氣尤為熱烈,於清在六歲時父母離世,隻剩下他獨自生活,由於淳樸尚武的風氣和自身毅力以及非同常人的天賦,所以即使沒錢去武館學武,但於清的功夫依舊遠超同齡人不少。
於清在林中極速奔跑,終於到了視野開闊地,少年抓住從樹上長下來的藤蔓,翻身躍起站在枝頭。
反手從脖子那掏出硬弓,再從腰箭拿出箭羽,彎弓搭箭一氣嗬成。
於清嘴唇微啟:“著”
話音剛落,隻聽哄的一聲,野豬應聲倒地。
少年躍下枝頭,不緊不慢的走到野豬倒地的地方,抽出沾滿血跡的箭羽,用黑布擦了擦放入箭帶,兩隻箭羽,一直在野豬倒地時損毀,隻能回收一支,少年眉頭微皺,似乎對自己有些不滿,隨即輕展。
“總算遇到一頭,還算不錯,給鄰居,先生送點。”
隨即單手拖著野豬向山下走去,於清雖父母早亡,但也有親戚接濟,再加上父親於晚照生前是鎮上教書的先生,風評極好,所以鄰居時常幫助,而先生名叫林悟是曾經林晚照的啟蒙先生,所以對於清多加照顧,幼年時不知學,時常調皮,父母過世後好像突然長大了,一邊鍛煉習武,一邊學堂讀書。
山路並不好走,露水太重,泥濘滿地,於清到底是個十一歲的少年,即使身子骨遠超同齡人仍舊有些吃力,忽然秋雨漸起,所以於清把那支野豬換了換手,加快了步伐,準備快點回到家中。
莫約兩個時辰之後,此時天蒙蒙亮,於清緊趕慢趕總算回到村中,衣服早已已經被雨水浸透,早上村莊中村民不多,見到於清提著野豬也是見怪不怪,多是微笑點頭,少年報以微笑。
老人正在門口抽著旱煙,吧噠吧噠的聲音不絕,眼神慈祥。
“小於清今天又有貨啊,不錯不錯,快回去吧,不要誤了學業。”
“知道趙爺爺了,不會耽誤的,回頭給您送幾塊好肉”於清微笑答道
老人點了點頭:“快去吧”
少年笑了笑轉身提著野豬向家走去。
推開院門,於清把野豬放在院中,洗了洗手,就去廚房煮粥。
吃過飯後於清換了一身青色的粗布長衫,準備去往學堂上課。
此時院外有少年聲音傳來:“於清,於清,醒了嗎?去上課啦。”
於清搖搖頭笑著喊道:“來啦”
隨即拿著書籍,推開院門,是一個眼眉含笑的俊朗少年,也是身著一身青色長衫。
“快走啊於清,每天都這麼晚,還要我來叫你”少年如此說道
“你急什麼,天都還沒完全亮呢。”於清無奈說道。隨即和少年並肩走去。
少年名叫趙玉,是趙爺爺的孫子,趙叔年到中年有子,對趙玉疼愛的緊,所以趙玉性格開朗大方,在於清父母過世以後,趙玉一家對於清多有關照,所以二人感情十分深厚。
此時太陽漸起,秋雨暫停,微風正好,羲光還不明亮,但足以照亮兩位少年前進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