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愛好者張磊因為喜愛明朝的曆史。昨天晚上他看南明史看到了深夜。當讀到永曆帝父子在雲南被吳三桂用弓弦絞殺。一代戰神李定國在叢林裏的兵營裏嘔血而死。留下遺言,對他的兒子部將等人交代說:“寧死荒郊,勿降也!”
看到這裏。張磊悲憤異常。一下子就暈倒在書桌上。過了一會兒,當他醒來的時候,他卻發現自己穿越了。經過兩天時間的仔細觀察,他發現自己穿越到了1651年。他穿越到了大西南抗清基地。竟然成為了國主孫可望。
張磊的心中非常滿意。因為他穿越過來的正是時候。此時正是孫可望等四將軍率領大西軍殘部在雲南站穩了腳跟。經過休整,兵強馬壯。剛剛采取了聯明抗清的大政方略。(當然了,四將軍中戰死了艾能奇,他的部眾在馮雙禮帶領下,歸屬了孫可望)
在聯明抗清的活動當中,孫可望采取了正確的措施。堅持保證了大西軍獨立的政治軍事體係。沒有被南明永曆朝廷收編過去。他還迫使永曆朝廷冊封他為秦王。當然了,這個時候清軍大舉進攻,南明永曆朝廷在桂林,廣州一帶,根本就站不住腳跟了。最後在孫可望派出的大西軍軍隊的保護下。永曆朝廷被被接往貴州,安置在安隆地區。
經過一番權力角逐,孫可望奪取了南明永曆朝廷的執政大權,自號“國主”,一切政令軍令都出自孫可望之手。永曆朝連被扔在一邊,成了擺設,永曆帝也成了傀儡。
自從大西軍進入雲南以後,孫可望等領導人采取了正確的政策措施,得到了雲南各界人民的衷心擁護。大西軍領導層在占據雲南以後立即實行休養生息,發展生產經濟,整頓軍隊的政策方略。經過短短幾年時間的發展,雲南地區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在雲南地區,整個社會經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就這樣在大西軍領導層的治理下,在當時那個時代,雲南成為整個中國的一片淨土。
當然了孫可旺和李定國等領導人。在這段休養的時間裏,也加強了軍備建設。大力發展大西軍的軍力。他們從雲南各少數民族之中廣州個勇武之士。並且還訓練出了一支獨特的戰相部隊,這這這戰相部隊後來在戰場上發揮了奇特的作用。就這樣經過休整之後,大西軍發展到了幾十萬,這種兵強馬壯,士氣高揚。而且大西軍的領導層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等人。都具有深遠的戰略眼光。他們並不滿足於在雲南地區割據稱雄,當個土霸王。他們放眼全國,準備與滿清決一死戰,逐鹿天下。
大西軍領導層開會商議以後的發展的時候,大西軍第二號人物李定國站出來說道:”我們都起自陝西。如今形勢大變,闖王血濺九宮山。我們的老萬歲中箭身亡,所以說我們跟清軍有不共戴天之仇。我們一定要堅決打擊清軍。為闖王和老萬歲報仇雪恨!”
李定國斬釘截鐵的話語為大西軍奠定了抗擊清軍的目標戰略,於是大西軍將領們決定為了取得各地反清軍民的支持,他們決策要聯明抗清。經過雙方使者來來往往幾番折騰之後,大西軍與南明永曆朝廷達成了協議,加入了永曆朝廷。由於決定大西軍主力要走出雲南去打擊清軍。孫可望派兵進入貴州,四川,嚴厲打擊了那些不抵抗清軍,專門禍害地方百姓的南明軍閥。把那些南朋的殘兵敗將不是收編就是消滅。就這樣大西軍收服了貴州和四川。打開了兵出雲貴抗擊清軍的道路。同時也保證了軍令的暢通無阻。
1651年年底。清軍攻占了廣西全境。永曆朝廷失去了立足之地,永曆帝走投無路不得不逃往雲南。投靠了大西軍。孫可望把永曆帝接到雲南以後,毫不客氣的把永曆朝廷中那些昏庸腐朽,一貫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隻會搞黨政的大臣們抓的抓,殺的殺。使永曆朝廷中不再烏煙瘴氣,保證了政令的統一。就這樣孫可望執掌了永曆朝廷的朝政大權。而永曆皇帝隻是成為了天下反清義師的一麵旗幟。
穿越成為孫可望,張磊心說,我一定扼住孫可望稱帝的野心,與李定國精誠團結,打敗清軍,重建大明王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