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兩口子對王東嶽始終耿耿於懷,王東嶽官做得越來越大,他妹妹卻從來不上心找找。
這老兩口是春泉大學的老教授,還都是法學教授。當年,他們希望王東嶽也能學法學,隻是王東嶽不想,他依著自己的性子考了長寧師範大學,學漢語言文學+英語雙學位,回春泉一中當了語文老師。
王東嶽還有個妹妹,叫王曉荷,比王東嶽小兩歲,據說生她的時候,拂曉,天蒙蒙亮,春泉大學的春曉湖裏,荷花正盛,王曉荷因此而得名。王曉荷自小受寵,王教授兩口子什麼好東西都給她留著,王東嶽都有點嫉妒她。王曉荷遂了父母的心願,沒離開家,在春泉本市上的大學。王東嶽讀大三的時候,王曉荷考上春泉大學法學院。
那年暑假,王東嶽沒回家,留在長寧實習。王曉荷要來長寧玩,王教授兩口子提前給王東嶽打了長途電話,確認了火車到站時間,讓他準時接站。王東嶽倒是準時去了火車站,卻沒接到王曉荷。
王曉荷失蹤了。
那個年代,一個女孩半路失蹤,報警能找回來的概率是五五開。王教授兩口子一個教刑法,一個教憲法,門生故舊遍布公檢法司,動用一切能動用的資源,可以說是把春泉長寧兩個城市翻了個底朝天,鐵路公安把沿途所有的車站都翻了個遍,也沒找到王曉荷。這不僅是王教授兩口子的痛,也是王東嶽的痛。
王教授兩口子痛的比王東嶽更深,每當想起王曉荷失蹤的事,兩口子都會埋怨王東嶽粗心大意把妹妹給弄丟了。哪怕是王東嶽在仕途上逐步高升,每次回到父母家,也會被父母數落。
王東嶽的官越當越大,不管他頂著什麼樣的官銜回去,迎接他的依舊是一堆埋怨,王教授兩口子說他就知道四處找關係升官發財,就是不知道使使勁找找他妹妹。王東嶽心裏苦,這哪裏是不想找,二十年了,想找,也是難上加難。
每次回家都是不歡而散,王東嶽也不好跟父母解釋,他還是繼續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迫切的希望更進一步。在各級官員看來,王東嶽是個能力很強的幹部,加上父母門生故舊的加持,還有個省委常委的老嶽父,前途無量。
王東嶽心裏很清楚,在他升官發財的路上,或者有意,或者無意,或者是別人扔給他的,或者是他主動接過來的,有很多雷。任何一個雷爆掉,他都會萬劫不複。他隻能盡力往高處爬,才有能力拆掉或者掩蓋身後的雷。
這些雷裏麵,最早出現的,是鄭曉倩。
鄭曉倩是王東嶽的學生,也是王東嶽從高一送到高三的第一批畢業生。王東嶽長得有點像郭富城,英俊的外形、淵博的知識、磁性的聲音折,外加中英兼修,折服了一眾女生,包括鄭曉倩。王東嶽是他們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教英語的是柳葉,王東嶽的同學。鄭曉倩高考完的那年暑假,王東嶽和柳葉結婚了。好多女生既祝福王老師,也為王老師這麼早結婚痛哭,包括鄭曉倩。隨著她們上大學的上大學,工作的工作,為老師結婚痛哭這件事,成了這些女生的青春回憶。
鄭曉倩有個特點,長得很像王曉荷。
鄭曉倩考得師範,讀美術教育,畢業後回一中當了美術老師。一中是個初高中都有的中學,鄭曉倩初高中都教。美術老師在中學階段存在感不強,除了給那些藝術生做專業指導,鄭曉倩沒什麼正課需要上,她也樂得輕省。
鄭曉倩的爸爸鄭弘毅已經是春泉市城建局的一把手了,很快就要調去人大政協,準備退居二線。老來得女,就這一個閨女,寵得不行不行的。鄭曉倩沒什麼經濟壓力,上課,工作,她並不感興趣,更喜歡花花草草,寫寫畫畫。唯一的壓力是沒有對象,爸媽催得緊。
上大學的時候,鄭曉倩倒是談過一個男朋友,是臨省一個縣長的公子,倆人談得不鹹不淡,大學畢業,各自回家,自然分手。工作之後,周圍女多男少,鄭曉倩眼界又高,很難遇上入眼的。在一中當了兩年美術老師,被各路熱心人拉去相親無數回,沒碰到一個中意的,大家私下裏傳著鄭曉倩太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