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華抖了抖腳。
坐在櫃台後的身影被一張巨大的報紙擋住,丸子頭邊上幾根卷毛又翹了起來。
最近她已經對於八卦新聞著實沒什麼興趣了,但介於老媽之前訂的三年報紙還未到期,不草草瀏覽一番實在是太過浪費金錢。母親離世已滿一年,留下的這間小樓還有二十年的貸款需要還清。
大四剛剛畢業的連華還未投身入血海一片的招工市場,就被迫背上了二十年的債務。老媽還有十多萬的存款,由於車禍離世事主也賠償了八十多萬,但連華不打算動用這筆錢,老媽的存款和賠償款都好好的放在銀行裏分文未動。
說不出來是一種什麼感覺。
母親剛剛去世的時候連華哭的昏天暗地,連續一個多月沒有睡好覺,一天天的水米不進,僅僅隻是一個月就瘦了十七八斤。
後來她的心像是被蓋上了殼子,感情被封印在靈魂的深處,再也沒有了任何感覺。
從小她就和母親相依為命。連華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媽媽從未提起,她也不問。母親一直給予她豐厚的關愛和良好的生活條件,所以,對於母親無親無戚,毫無親朋好友的孤家寡人生活作風,連華除了小學之前還稍有疑問,上了初中後就再沒提起過這件事。
無數次的搬家轉學已經讓連華適應了某一天一早起就會背著大包小包跟著母親四處輾轉的生活,直到高中時媽媽才在這個小城鎮定居下來,不僅長租了房子,還最終買了這棟靠近景區的三層小樓。
母親告訴她要定居在這裏時連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可能是考慮到高中學業繁忙,實在是不適合隨時轉學,但這是個小城鎮,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學校的。
連華放棄了考上的省會重點高中跟著母親來到了這個小城鎮,成績優異的她輕而易舉的進了市一中,據說是這地方最好的學校了。
三層小樓坐落在山腳下。蒼山綠水的地方連著一片又一片古老的森林。
山勢不算高,最高處隻有海拔三千多米,山脈中部群峰如筍,無數小山包崧湧連綿的蔓延到山頂,西部山勢巍峨。最高處是一道巨大的名為舍身崖的斷崖。整個山勢就像是一頭臥坐在地上前半身仰起的巨大白象。山上遍布梵宇琳宮,片依山勢而建,隱藏於翠林樹海之中。最高的廟宇坐落於崇山峻嶺之巔,山巔巨大的四麵佛像低垂著眉目遠望著這小城中的眾人。
母親說這裏是連華的本命佛所在地。十方普賢耀群山道場,一定能保佑連華一生無病無災,幸福美滿。
神佛大多是中老年人癡迷的東西,連華想不通為什麼才四十出頭的母親會對這些如此篤定。她覺得在哪裏都好,跟媽媽一起生活就好了,如果在這裏媽媽比較心安也行。本命佛就本命佛吧,或許神佛庇佑的地方真有無形的手會護住她們母女。
定居在這裏的二人開了一間小店。
這三層小樓一樓是間有些窄小的門麵,二三樓因為周邊的鄰居沒有修築起來反而寬敞了不少,連華和母親將這兩層作為住宅。母親零零碎碎打零工的生涯也不知哪裏來的存款能買下這三層小樓,或許是這內陸城鎮房價低?連華一直不知母親具體從事的是什麼工作,媽媽告訴她在從事一些公司調研方麵的工作,所以會全國各地到處跑。至於在這E城定居以後,就在一樓開了間賣土特產的雜貨店,平時生意雖然一般般,但是逢年過節還是人頭攢動,能賺上一筆。
母女倆靠著這一份微薄的收入還是能保證吃穿不愁,生活溫飽。連華也沒有多大的追求,覺得這樣就很好。如果一年前母親沒有去世,連華多半會讀完大學後再上個研究生,畢業後回到E城找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挨著母親平淡如水的過一輩子。可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
“叮!叮!”沉浸入回憶的連華抹掉了眼角的淚水,翻身躍起竄到了廚窗前端起兩碟堆得冒尖兒的咖喱飯,笑意盈盈的放在顧客麵前。
兩個女生看見做的如此完美的蛋皮發出讚歎的呼聲,拿出手機一頓猛拍,看來各地的高中女生都是發朋友圈中毒的,唯一的區別隻是自拍多還是美食多而已。
“米飯可以隨時添加哦。還有咖喱汁也是。”剛剛轉身的連華差點忘了這句,急忙又轉身衝著兩個小妹子一笑,露出八顆齊閃閃的白牙。
這兩個身材纖細的女生一看就是吃不了多少的類型,但作為一家新開業的飯館,每次宣傳的機會都不能輕易放過。端來兩杯冰可樂並發了幾張折扣券後,連華轉身一改滿臉笑意,幾步又竄回櫃台後拿起了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