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一.二(1 / 1)

公元202年,大隋末皇帝昏庸無能,宦官專權誤國,才俊遭嫉,貪腐當道,百姓民不聊生,天下群雄並起,始祖皇帝玉崢趁勢起兵,推翻大隋後於公元205年稱帝,建立大祁皇朝,定都盛京。

始祖皇帝即位後息兵養民,推行休養生息國策,輕徭薄賦,天下安平,百姓殷富。

大祁皇朝立朝百年,繁華如錦,威德遠播,國泰民安,百姓豐衣足食。是九歌大陸上最大的國家,百年昌盛,周邊小國不敢望其項背,歲歲納貢,年年稱臣。

然,百年繁華的背後,各大世家之間暗潮洶湧,明刀暗箭,血雨腥風,鬥的好不熱鬧,雖帝王年邁,但餘威仍在,誰也不敢捅破那層薄薄的窗戶紙,維持表麵的平靜。

大祁247年

皇帝自禦前接連頒布二道詔令,震驚朝野。

“自朕登基以來,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緒應鴻續,夙夜兢兢,仰為祖宗謨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慶,端在元良。朕之長子玉祁,為宗室首嗣,且天賦純資,為天意所屬,故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朕疾患固久,思一日萬機不可久曠,茲命皇太子玉祁持璽升文華殿,分理庶政,撫軍監國。百司所奏之事,皆啟太子決之。”

“朕長子,太子玉祁,人品貴重,行孝有嘉,文武並重,今以至弱冠,宜諧室家,茲聞葉老王爺之外孫,嫻熟大方,溫良醇厚,品貌出眾,實有母儀天下之範,朕聞之甚悅,故朕下旨欽定立爾為太子妃,待及笄之年,澤吉日完婚。”

不出一日。

聖上立皇長子玉祁為太子,欽定葉老王爺外孫女為太子妃的詔令從京城傳遍整個天岐,甚至從邊境傳至周邊小國,一時之間對冊立葉老王爺外孫女為太子妃議論紛紛。

皆之,葉王府人丁稀薄,葉老王爺隻有二個女兒,嫡女嫁入皇宮,位主中宮,嫡次女十幾年前嫁入鳳族,為鳳主鳳衍妻,讓葉老王爺的外孫女為太子妃,不就是想讓鳳衍的女兒如今的鳳族少主鳳星璿為太子妃?

再說太子玉祁的母親和那位鳳少主的母親可是嫡親姐妹,這樁婚事不是鐵定能成?

不得不說,自古帝王皆精於玩弄帝王權謀之術。

傳言“鳳族少主出生之時,有青色的雲氣在產房上空凝結,“圜如車蓋”,終日不散,望見的人都說這是“至貴之證,非人臣之氣”。且天璿星閃亮非凡,有江湖能人斷言,此乃鳳星降世,得之得天下也。

哪個帝王不想得鳳族少主千秋萬代一統江山?

但,雖說大祁皇朝作為九歌大陸上最大的國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詔令誰敢不從?

唯鳳族是一個另外。

鳳族立族於鳳凰山脈,鳳凰山脈西起西涼小國,中經大岐皇朝邊城,東至南詔小國,鳳凰山脈橫跨三國,自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但鳳族自三百年前大祁始皇帝還未建朝時便在鳳凰山繁衍生息,鳳族實力深不測,相傳,始皇帝得以一統天下,便是得了當時鳳族鳳主相助,後不知何原因,鳳族鳳主回到鳳凰山,並下令:

“從此鳳族一脈歸隱鳳凰山,鳳族子弟不允參與世俗權利之爭,非鳳族子弟不得踏足鳳凰山,如有為,殺無赦!”

幾百年來不論朝代更迭,鳳族始終居於鳳凰山不諳世事,世人都漸漸地忘卻了鳳族的強大,直到二十年前鳳主鳳衍以強勢之姿求娶葉老王爺的嫡次女,世人才知道鳳族實力竟是強大如斯。

鳳族族根深厚,不畏皇權,聖上想為太子求娶鳳族少主,隻能施壓於葉老王爺,葉王府世襲罔替,是始祖皇帝親封的異姓王之一,且曆代大祁曆代皇後皆出自葉王府,幾百年來曆代葉王對天岐皇朝忠心耿耿,從無二心。

頂著對聖上的赤膽忠心,在這場權謀算計的洪流中,葉老王爺又該如何作決?

對於聖上此舉,京城世家議論紛紛中,皆打起了各自的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