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物資匱乏。
更別提重新開始建設的三線城市了。
這個在川省最南端的城市。
最開始所有的生活物資都是從外地調派過來的。
想吃飽都不容易,更別提吃好了
精細糧,富強粉這種,除了廠裏的人能撈到點。那也是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的頂級糧食。
雞鴨魚肉就更別想了。
唯一的好處是,人跡罕至的地方,野生動物倒是挺多。
建設初期的時候,鋼廠保衛部的經常扛著槍去大黑山上找些葷腥給建設者們香香嘴。
漁業資源也比較豐富。
開玩笑,三條大江彙集的地方。又沒有過多的被人類打擾,大魚都成精了快。
但江水很急,必須用船來打魚。岸邊的話你沒技術和時間,光憑釣竿是不會有多少收獲的。
喬建國這種混子,也是偶爾運氣好,能釣到一條巴掌大的鯽魚或白條,得了東西他也是不會帶回去的。
隨手在江邊烤了烤,就祭了自己的五髒廟。哪會想到家裏的老婆好奶團子。
呸,人渣。怪不得自己孤獨終老。
喬建國拿起地上的簸箕,顛了顛出了院門。
狗熊窩村,三麵環山,門前一條大河流淌。
最開始也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隨著建設的開始,建設者們為了開墾石材,才在山腳下弄出了一片聚集地。
隨著建設的不斷發展,慢慢的就隻剩下了十幾戶人家。還都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以及一些成分不好的“臭老九”。
一路泥巴小路,再過去,就上到了村裏的小石子路上。
由於物資供應不上,大家都在山腳下開墾出了一些菜地,零零碎碎的補貼一下生活。
路兩旁零星的開辟出了一些小田。裏麵種著紅薯、土豆等作物。
田裏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在幹著農活。
年輕點的不是去了廠裏上班,就是去了礦上打零工。
老人們忙著手裏的活,抽空直了直腰,看著喬建國走了過去也沒想開口招呼一聲。
家裏兩個小奶娃都餓成啥樣了,看他,又出去野了不是。
有時候,無視真的比挨罵還要令人難受,喬建國也隻能默默承受。
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
現在,他回來贖罪了。
十分鍾,喬建國來到了河邊。
這河麵挺寬,大概有個十米左右。人們稱為龍清河。
他看著緩緩流淌的河麵發了會呆,輕歎一聲。
順著河邊往上走了千百米。
這裏有一個入水口,山上留下的溪水,順著起伏的石塊在這裏彙入龍清河。入水口周圍長著一大片兩人高的蘆葦,把這片寶地牢牢的圍了起來。
由於村裏人基本過得是兩點一線的生活,很少有人走到這裏來。隻有當初的這個混混,在閑逛的時候發現了這處寶地。
為什麼說是寶地?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蘆葦蕩裏的小雜魚特別多。
雖然每一條都不是很大,也就成人手指頭長短。但肉多刺小,是喬建國混混生涯裏吃到的最鮮的東西了。
入水口附近的泥地裏,還有很多紫紅色的山螃蟹。運氣好還能找到野鳥的蛋!
但一個簸箕~~
工具不行,隻能用技術來湊。
喬建國四處觀察,在蘆葦蕩裏找了個不錯的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