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這地方也不常有人來吧”原仙烈環視四周一圈,白日這還是隻有稀稀疏疏幾個形色匆忙的宮人,那黑夜誰會來這閑逛。

“這平日裏並不會有人來,隻是夏日這裏會種滿荷花,陛下常來。”

沒人來?!看來這肯定誰算計好的,要不她怎麼可能隻掉這個沒人會來的池子裏。

太陽有些西斜,一行人馬到了一處山下,為首的正是早上出宮的魏北川,隻見他翻身下馬,隻帶了一兩個貼身內官,提著帶著的酒肉上了山,山高但不難爬,騎馬就可以走到山腰,到頂的那一段全部修繕了石台階需下馬步行。

上山的人都需走這石台階才行,其實這也是更有誠意。

山頂上有幾棵鬱鬱蔥蔥的樹,樹下有個收拾幹淨沒有雜草的墳包。

山上有幾個守墓人,見來的是軍官模樣的人就並未阻攔,隻是點頭示意以表尊敬。

魏北川的腳步在靠近墓碑的時候明顯放慢了,在看見碑上那赫然在目的魏衡兩字時再也忍不住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緊繃的臉上豆大的淚珠落下,走時還是輕撫他臉龐的人,現在就隻變成了一座小小的墳。

他自小無父無母的乞兒,要不是他,現在是否還能活著都不一定,“師父”他輕聲喚道。

當初他北征時是他師父把他送到關外,他還記得,他輕拍他的肩膀對他說“為師隻能送到你這,接下來無論是北征還是人生都要靠自己了,北川,吾兒……”

那話語好像就在耳邊,師父一生未婚無子,他賜姓給他,臨死前還把入繼在他這一脈,讓他成為他名義上的兒子,是他給了他魏北川僅有的溫暖,所以,他怎麼能,怎麼能還沒有享到他的福就早早離開呢。

“師父為何不等北川回來呢 ,為何不再看看我呢,你真狠心”說著魏北川把帶來的酒肉都給擺了出來。

魏衡死前請願不埋入魏家祖墳,他生前就挑好了這處郊外的小山 ,在他這個位置,皇都盡收眼底,他也算的上是乾昀的師傅,但乾昀聽從了他的安排葬禮並未大操大辦,隻是親自披麻扶棺,從皇都一步一步走來 ,帝王披麻扶棺安葬,也算是他這一位將軍無限的尊榮了。

魏北川結實的磕了三個頭,起身再看了一眼碑道“師父,等過幾日兒再來看您。”說著又扭頭看了一眼被斜陽照著金燦的皇都,便又匆匆下山去。

剛下山來就有人遞上宮裏來的詔書命他帶去接遠在太清寺的靜昭公主回宮,這太清寺離皇都並不近,而且自從把公主送去後就不允許有百姓去寺廟裏祈福上香,隻會每逢初一十五派宮裏人去特地大供香火,點香祈福。

太清寺位於泰安山上,除了在寺內的僧人就是五十名特派在山上守衛的陳家死士和伺候公主起居的姑婆媽子。

來回腳程十五日在刨去回皇都沐浴焚香一日和在寺廟休整一日,要趕在太後生辰前接回公主時間不能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