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家書生(1 / 2)

《山海經》曾記“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相傳,不周山是人界通往神界的唯一路徑。

亙古以來,有無數人傑欲窺探成神之路,但莫要說登上不周山,甚至見都沒人見過。暮去朝來,跳丸日月,不周山慢慢地成了人們口中隻存在於神話傳說之中的山。

可人不知,所謂不凡,非取世人之外;凡而不攝,儼入世人之中。

不周山,真的不存在嗎?

......

在一處極寒的雪原上,大雪掩蓋了所及之處萬事萬物,淩冽的寒風不知疲憊地掃著大雪留下的痕跡,可它掃不起多大白塵,除了那茫茫雪地侃侃撩起的幾層雪花,雪原平整地像一麵鏡子。那裏沒有樹,沒有花草,它的寂靜惹得烏鴉都不願停下來此歇上一歇。

而在那雪原的邊界之處,不如往常地出現了一老一小,小孩攙扶著老人,向雪原中望著,望著那皚皚白雪。

“哇,爺爺,我還是頭一次見這麼平整的雪地。”小孩感歎道,隨即便蹦蹦跳跳地到了雪邊,用手在上麵一挖,而後將手拿出,雪地卻自動將坑洞填補上了。

而那老人也然皺眉望著那雪原,不同的是,他的目光比那孩子堅定地多,他在注視著的,並非什麼平整的雪地,而是,一座宮殿,有著一座天梯的宮殿。

“別玩了娃兒,走了,還要繼續趕路。”老人摸了摸孩子的頭,說道。

宮殿上,一男子坐在一處書案前,手拿一麒麟印,緩緩地扣了下去。

“即日起,送麒麟。”男子小聲說道。

......

“此間悠悠,遺爾風語,漾蕩耳聲,是為琴瑟。此徑修竹之田宅,嫋嫋雲有仙。由此處之內有雅生,可願觸乎?”

南方永安府的一座小縣城,小縣城內的一處講古場內,離近觀去,一撇八字胡,著瓜皮帽的彪糙漢子擺出好一副呼風喝雨之相,大手朝四麵而張,好似那《西遊》之禁五指山,一條腿呈虎似的腿穩步紮於前,其後一腿如馬尾般呈惰態。

“咱們書接上回,話說這正是中午之時,烈日當頭,關二爺關雲長在請纓後直衝出營...”

場下角落的一處小桌子正托著一位俊年的側臉。青年的父母都是武館館長,但其父母卻希望其能從文成一介書生,因而便稱青年為...

“李書生,莫要再睡了,先生等會該找來了。”李書生旁一位俊年小聲說道。此人一副正人聖賢相,端的一手好身板,他是李書生的發小,叫做“何良運”,因其何氏乃五世功臣之門第,因而人們都稱呼其為“五賢之後”。

而李書生先是吸了一下口水,而後淡定地說道:“嘶,哎,等會就走等會就走,我再趴會兒。”

“哎,又是這般,你自求多福吧。”何良運見李書生這並不想起的樣子,也便無奈地說道,而後也是穩穩地坐在了李書生旁邊。

用不著這“一會兒”,門口多了一位隻看上去就文氣十足的老先生。他稍稍環視了一下講古場便鎖定了趴在桌子上打盹的李書生,而後三步換做兩步式快步到了李書生身旁。

“先生。”何良運見老先生來了便急忙作揖道,腳卻悄悄地踢了踢李書生座下的凳子。

原本還想再賴一會兒的李書生聽見何良運對先生的問好,感受到自己的凳子被踢,連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