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尋良(1 / 2)

古有言,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世有伯樂尋良駒,今逢亂世,何處可尋良?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

洛安城外,肥尾山陵。

一隊輕騎縱馬奔馳,在泥濘潮濕的山道上留下無數個雜亂的馬蹄印。

為首的將領是尉遲簡,齊家軍的眾多都尉之一,和城外多處山寨營地駐紮的諸侯目的相同,這支軍隊是來攻陷洛安城以及城中的西雍大軍的。

但是目前的各家諸侯心思詭異、各懷鬼胎,皆按兵不動,誰也不肯率先大舉出兵洛安。因為他們的對手西雍軍常年在風濟草原與來自狄羌的胡人作戰,和各州常年缺乏實戰訓練的軍隊相比,實力可謂大相徑庭。

作為西雍軍之首的一代梟雄韓襲不僅掌握了一支強悍無比的軍隊,還擁有風濟草原各方部落勢力的支持,憑借著這些力量,韓襲在今年初春之際一路東進,沿途勢力望風而降,此人竟在兵力毫發無損的情況下攻取洛安。

洛安作為大恕王朝的國都,被自家的邊臣占為己有,國君也被生擒軟禁,這是八荒的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忤逆之行。各方諸侯無不興兵討韓,可是因為洛安城中還有諸多皇親國戚、文武大臣是其家族血親,令眾人畏首畏尾、投鼠忌器。

但是尉遲簡並沒有這般顧慮,齊家軍的首領是鄴陽城守將齊燼閑,且齊家軍上下並無一人在朝中當值,單憑這一點他們便無需顧慮太多。而這次圍攻洛安的調令來自擇安侯徐淺,現在正在齊家軍中,這位國戚在韓襲夜攻洛安時奪路而逃,才造成了皇族陷落的慘劇。

數日前,齊燼閑廣發尋良令,可齊家軍缺兵少糧、難成大事,也未見得多少人馬來投。尉遲簡一介武夫也知道,世間的良才難覓,僅憑這小小的齊家軍不可能改變洛安的亂局,更別說逐鹿天下。

但不去嚐試又怎可輕下定論,萬事都需要有野心。

這是齊燼閑常常掛在嘴邊的言語,萬事都需要有野心。尉遲簡在那個中年男人的眼中看見了與他身份地位不相匹配的野心,於是齊家軍應召起兵,從鄴陽千裏迢迢地趕往洛安。

齊家軍駐紮在洛安城南,負責襲擾和阻擊小股行進的西雍軍。

一日前,尉遲簡通過暗藏在西雍軍的內應得知,今日將有對方的糧隊沿肥尾山道將風濟草原的軍糧運入洛安。對於尉遲簡來說,這支糧隊的糧秣不僅是一筆巨大的資產,還可讓齊家軍立下戰功,讓齊燼閑在各大諸侯的聯盟中能得到小小的話語權。因此,他絕不會放過這個劫糧的機會。

尋糧,尋糧……尉遲簡有預感,他馬上就能見到那支運糧的輜兵隊伍。

“都尉,前麵有人!”副官策馬上前彙報軍情,將尉遲簡的思緒拉回現實。

尉遲簡警覺地望去,遠方隻有兩個騎手橫馬而立,難道是西雍的斥候,可對方見到自己的輕騎部隊卻未逃離,一時令尉遲簡心中生疑:“全員警戒,小心伏兵!”隨即他做出一個手勢示意左右,副官迅速帶著小隊輕騎分向兩翼,組成犄角互助的防禦陣型。

這支騎兵隊伍化作一道鋒矢,向遠處的兩個人影襲去,而為首的尉遲簡更是緊握長槍,一騎當先。

幾個彈指間,尉遲簡已經快速接近那兩位騎手,但是在看清來者樣貌時,他不由得減慢馬速,最終停在二人麵前。

兩側的副官則沒有尉遲簡這般隨機應變的機警,反而按照軍中常識從左右兩側掠過,形成一個以二人為中心的軍陣圓環,將其團團圍住。

那兩人卻並未表現出絲毫的驚慌,麵容上反而還掛著一絲慶幸的神情。

兩人中年長的騎手身著一件平平無奇的劄甲,甲胄上還有著不少的刀劍劃痕,腰間別著一柄長劍,劍鞘上的龍紋做工不凡,他的皮膚粗糙,麵部的皺紋如同溝壑,但一雙眼睛卻是深邃有神,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另外一位年輕的騎手則身著純白短袍,兩袖之間繡著栩栩如生的卷雲花紋,腰間還別著一塊精美的玉佩,整個人英姿颯爽、氣度不凡,他的麵容俊朗,臉上始終都掛著溫和的微笑,顯得平易近人。

年長的騎手率先發話:“尉遲都尉,兵練得不錯嘛,就連自家的主將都有膽魄圍堵。”

尉遲簡示意左右後退半步,才抱拳答道:“老齊,多有得罪,將士們輕騎劫糧,自然要萬分小心才是。”

“哈哈哈哈,簡兄,我開玩笑的。”齊燼閑仰天笑道,“諸位不辭辛勞,為國除害,齊某怎會為難大家?”

“老齊你今早說要去見什麼投效的良才,怎麼會出現在此?若是無事就快快回營、鎮守中軍。”尉遲簡牽動馬繩,座下馬匹躁動著,“劫糧事大,我還要帶著弟兄們火速追擊西雍糧隊。”

這時,白袍的騎手不急不緩地說道:“尉遲都尉此刻若要執意劫糧,恐怕將會喪於敵手。”

尉遲簡從未見過此人,不由得疑惑問道:“敢問閣下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