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子陳子威的理想生活是和他的叔父陳青峰一樣,做個寄情山水的逍遙修行人。
三王子的性格和他的父王陳仁王年輕時很像,他不喜歡朝堂上的吵鬧和爭論,更願意當個富貴閑人寄情於山水之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王叔陳青峰年輕時在外學道修仙的經曆,一直都讓他羨慕不已。
曾經有一次,他纏著追問王叔之前修道時的經曆,叔侄二人嬉笑一番後王叔一臉正色的告訴他:“既然出生在大陳王族宗室,為這個國家盡忠盡責是他來人間的第一使命。當年大王召他回宮之時,他雖不情願,但也不得不回來”。
王叔從山野之間回到朝堂,是王命不可違,也是他身為王室子弟應盡的責任。
王叔還說:修行是修心,修心之前要先把心放空。此生既然是作為‘人’來到這個世間,那世間必然就會有牽掛和被牽掛的人和事,塵緣不了親情不顧百姓的辛苦拋之腦後,那修的又是個什麼道呢?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邊親近的大臣們有意的引導和暗示,三王子才開始逐漸對王位有了些隱約的期盼。
他出身在大陳王室,母親貴為王後,他又是陳王唯一的嫡子,他被其母族寄以厚望。很多事情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左右的,隨著他的長大,他就這麼被順勢而為的推到了王位的跟前。
罷了,既來之則安之,既然大陳的江山早晚也要托付給他,他接過來便是,反正有王叔在。三王子心中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的曆練,不能辜負了父王,更要對得起大陳的祖宗。
自從大陳國太子冊封的詔書宣讀以後,太子便開始每日在東華殿處理政務。大部分的公務內容都是三王子之前接觸過的,倒也沒有什麼新鮮感,他雖然會覺得索然無味,但也還算是恪守勤勉、兢兢業業。
既然做太子是父王的旨意、母族的期盼,也是他的宿命,他就坐好這個位置,為大陳的列祖列宗、為這個國家,盡一份身為子孫的孝道,和儲君的責任與義務。
幾日後隨著王詔下發到各州、郡、縣,太子冊封大典和大婚的消息將傳遍全國。作為牡丹城的百姓生活在天子腳下,他們占據了擁有更早得到消息的先天優勢。
隨著距離紫玫國盼兒公主即將到來成為太子妃的日期越來越近,不僅王宮裏張燈結彩忙忙碌碌的,整個牡丹城也變得喜氣洋洋人聲鼎沸,老百姓們都想看看這盼兒公主進城的盛況。這可是大陳的太子妃、未來的王後,那儀仗的風采該是怎樣的雍容華麗啊!
這一日,牡丹城一天的喧囂和熱鬧好不容易才在越來越深的夜色中漸漸褪去,遠處偶爾傳來幾聲犬吠聲。
抬眼望去漆黑的夜空中繁星璀璨,像是天上的仙女不小心打翻了裝珠寶的匣子,亮閃閃的寶石撒的滿天都是。
此時,丞相府中一間昏暗的屋子裏,丞相陳青峰坐在太師椅上,手中把玩著一隻已經打開的手指大小的翠色竹笛正閉目養神。坐在他身邊的正是大陳親軍都尉府的都尉寧平都,寧大人正看著他眼前的陶盂中一撮越來越小的火苗慢慢的熄滅,最後陶盂內隻剩下一團黑漆漆的灰燼,寧大人端起麵前的茶盞,將半盞茶水潑到陶盂內的那團灰燼上,直到看著灰燼被突如其來茶水衝散,變成一灘汙濁的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