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夢開始的地方(1 / 2)

我們的父母那一代的人一進入30歲,就會很快變成一個大人,變得很有威嚴,有一個家長的風範。可我們不一樣,我們依然保有一顆童心,我們雖然也長成了大人,也承擔著應盡的義務,可我們從來沒忘記我們曾經是小孩。總是會設身處地的想孩子所想,極力地給予他們寬容。對啊,所以我的孩子其實跟我更像是朋友般的相處;我在他們小時候可以半蹲著和他們說話;在每次考的不好老師電話打過來後沒有把怒氣轉換到他們身上……因為這是我自己在小時候的願望,我大約5歲記事起就有這個願望,我長大後要成為和媽媽不一樣的媽媽。那好吧,我靜下心來,仔細回想,記憶最早也隻能追溯到5歲左右了,記得哪本書上看過,人類最有效的記憶就是從5歲開始,那就跟我一起看看我還能記得些什麼吧?

我出生時剛好是中國計劃生育開始執行的時候,可是這個基本國策執行的力度還是不夠還有漏洞啊!父母和許許多多傳宗接代思想嚴重的人一樣千辛萬苦填補了這個漏洞,冒著罰款的風險給我又生了個弟弟 ,我想我這篇姑且先稱它為小說的東西吧,裏麵肯定也少不了他的身影。

我媽媽那時候是遠近聞名的裁縫,不是因為她手藝超群,而是因為收費合理,太合理了,常常免費。縫紉機據說是媽媽的嫁妝,那個年頭很多人家都有這個大鐵件,但她們就限於縫縫補補吧,我媽媽可是學過裁剪圖會做很多種款式衣服的人。她就在外麵一間屋子忙活,我和弟弟在裏屋午睡。外麵大橡樹上的知了一個勁叫喚著,小狗熱得都找一涼快地兒趴著伸出長舌頭喘著氣。我們好不容易睡著的,突然我被一陣不大不小的說話聲吵醒了。我探出頭,家裏來了兩個女人,年紀大的我們管她叫四奶,小的是她女兒,我們叫她小姑。小姑好像在處對象,前幾天來我媽媽這做了條裙子。我的四奶正抖動著那件碎花連衣裙:“二侄女,(對我媽媽的稱呼)裙子後麵拉鏈不好拉,領子上的也有點歪”。“那我幫你再改改”,媽媽接過來,嫻熟地拆下拉鏈,重新弄了起來。一會兒小姑拿起修改後的裙子來到我們裏屋試穿,真是好看。小姑還在得意地左看又看,外麵我四奶叫她出去,四奶仔細地端詳一番,沒有出聲,“小姑真漂亮,裙子也好看,媽媽,我也要一條”我走出來對媽媽撒嬌到。我媽那會估計很著急並沒有理會我。“四奶奶,有什麼不滿意脫下來我再改改”,媽媽很委屈的樣子。確實啊,來做衣服的都是周圍鄰居,還有的沾親帶故,衣服做好拿回去不僅要自己滿意,還要她們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滿意才給你一個會給你錢的口頭承諾。至於拿到現錢要麼是等人家賣了雞蛋、廢舊塑料,要麼就是直接拿人家的雞蛋來充當手工費。見我媽媽這樣說,四奶奶有些不好意思,就拉著她女兒又朝門口光線更強的地方挪兩步,就是不死心地想辨認什麼?我媽媽一邊收拾縫紉機上的零碎一邊說:“四奶奶,工費不要了,你們趁早回去補個午覺,等下送點梨子給孩子們吃吃就行”,我四奶突然大聲說“那不行,梨子要送,錢也要收”。“不要客氣了,說起來還是親戚呢”,“你看你這人就是強,那行那行,我們現在就回去給你摘梨。小四,快走”說完拉起小姑就往家跑,害得小姑連裙子都沒來得及換下來。我媽說的也是實話,我們家蔬菜種了很多,可果樹一棵沒有,我和弟弟確實也饞得很。於是我等啊等啊,直到天黑我也沒看見梨的影子。媽媽為了堵住我們的嘴,隻好拿白糖醃點番茄打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