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正月十六夜,南京紫禁城禦書房內。朱元璋屏退左右,連最近的太監也沒有留。“咳…咳…長鳴,你到了嗎?”朱元璋話音剛落,隻見五個黑衣蒙麵人從梁上跳下,在書案前跪下回話道“陛下,長鳴在。”朱元璋麵露微笑道“平身吧!咳…咳…”五人立刻起身將蒙麵黑布摘下,隻見書案前站著四男一女。其中最中間站著的就是長鳴,此人身高七尺有餘,肩寬腰細,濃眉大眼,鼻梁挺拔,膚白尖臉。“轉眼間我們也十多年不見了,這些年我時常想起揚州巡查時初見你們的場景,時間過得真快呀,你們長大了,朕也老了。”五人立即跪下說到“陛下乃天子,不會老的,我們兄妹五人也一直記得陛下的救命之恩,也不敢忘記陛下對我等的教誨。這些年我們一直努力練就本領,隨時準備陛下的召喚。”
朱元璋帶著慈愛的笑容說到“起來說話,現在這個房子裏沒外人,你們也不要跟咱講那麼多禮數。當年我就你們也是因為緣分,長鳴當時帶著你們四個流落街頭險些凍餓死,我恰好就在那幾日每天都做同一個夢,夢裏我爹告訴我在我的東麵有五個有緣人,讓我去找,將來一定會祝我完成一件大事。”朱元璋緩緩起身踱起步來,“所以我就微服出巡向東麵找,正好碰見你們五人,當時朕就覺得你們五人在如此凍餓之際,還死死護著你們的小妹,沒有把她賣掉換錢,後來朕又知道你們並非親兄妹,就更讓朕佩服。那時朕就把你們當成自己的兒女看待。當時你們尚且年幼,朕就把你們交給江南名仕公孫先生扶養,半年前朕秘密傳你等在今日相聚,要求你們不要驚動宮內侍衛前來與朕相見,今日我們能相見,想來你們也已學成一身本領。你們的公孫先生可好?”
長鳴拱手答道“回陛下,公孫先生接到密令後就即刻安排我們前往京城,臨行之際先生再三囑托,要我們竭盡全力為陛下效力,定不能辜負陛下對我們的厚望,隨後向京城扣了三個頭,就駕鶴西去了,先生走的時候麵容安詳麵帶笑容。先生其他門生按先生遺願將先生的遺體帶往東海安葬。”
朱元璋眼角泛起淚光“公孫吾弟,你此生隱姓埋名不為名利,替咱老朱做了多少事情,可謂功不可沒,怎麼還沒道別就走了,此乃吾之大憾,唉!”朱元璋抹去眼淚問道“這些年你們都在公孫先生那裏學到了什麼本事?”
長鳴答道“我們除了習得四書五經和各種典籍外,我們還學了兵法,易經,藥學,機關製作,冶煉,建造,和各地風土人情,以及西域諸國的語言。除此之外我們還習得一身武義。十幾年來我們銘記陛下的厚愛與期望,無一刻敢鬆懈。”
朱元璋一驚,道“公孫先生其他門生可否與你們一致?”長鳴答道“公孫先生授業分四科,分別是謀科,此科專攻謀略之術,僅有我們兄妹五人,武科,此科專習武義和陣法,一共六十人。藥科,此科專習藥理和製毒,二十人。神機科,此科專習機關布置,兵器製作,暗道設計等機巧。此科共有四十人。先生臨終前讓我做大統領,讓二弟長勝做副統領協助我,讓三弟長武做武科統領,讓四弟長遂做神機科統領,讓五妹長陵做藥科統領。此次奉詔入京除了十人互送先生遺體外其餘人也跟隨我們前來,那十人一月後入京與我等彙合,我等都隨時聽從陛下的調遣。我們這些人都是孤兒,無牽無掛,對陛下絕對忠誠。”
朱元璋聽罷連說三聲“好…好…好…!公孫先生果然沒有辜負我的囑托!給咱講講你們今天是如何進來的?”
長鳴答道“這個就讓長遂回答陛下吧,此次潛入乃是四弟一人之功。”朱元璋說“噢?那長遂你就說說”隻見一個身材瘦小滿臉稚氣的少年上前一步拱手答道“回陛下,此事也非我一人之功,而是我們兄妹五人協力完成。我們五人以及其他弟兄們是分散進城的,我們並不知道彼此進京城的時間和方法以及身份,隻是約定統一的時間在四個接頭地點分批彙合。然後我們就開始探查皇宮的守衛情況,街上巡防時間和兵力,皇宮內部結構等情況。”朱元璋打斷問道“其他情況想知道都不算難,唯有皇宮結構和守衛情況我不解,這麼機密的情況你們是怎麼知道的。”長遂回答“這個就要感謝五妹了,大內禁軍裏有一個副都統叫高明,我們五妹以北方富商之女的身份與此人偶遇,了解到此人不愛財不愛色,雖為武將卻喜好詩詞音律。五妹用半月時間一點點的讓高明感覺到找到了知音,兩人無話不談,通過一月時間從談話的細枝末節處逐漸拚湊出完整的情報。而今夜的守備情況我們也是通過此人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