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自主創業篇——我的地盤我做主 80後業餘經商,小資本也可以過老板癮(1 / 3)

第10章 自主創業篇——我的地盤我做主 80後業餘經商,小資本也可以過老板癮

我們這一代,正趕上計算機、網絡普及的時代,與父輩們相比,我們有著更為優越的成功必要條件:“80後”創業者往往更具全球化的眼光,他們迷戀網絡,並願意為了夢想,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時間和精力。Mysee直播網總裁高燃、北京康盛創想(北京)公司CEO戴誌康、泡泡網首席執行官李想、北京愛航工業公司首席架構師茅侃侃都是“80後”新貴,都因為少年得誌而成為媒體新寵。

對財富的強烈渴望決定了新一代“80後”創業者的成功,因此,如今“創業”的代名詞不再是“魯莽”、“投機”和“風險”,取而代之的是“機會”。

我們都知道,要想掙錢,要麼去打工,拿自己的時間、腦力、體力與老板作交換換取報酬,打工者很少有財務自由,總是處於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中;另一種就是自己做自己的老板,通過投資實現財務自由。試想一下,如果能將二者結合,上班族利用業餘時間經商,那麼,將獲取雙倍的回報。

不久前,有一家台灣機構調查上班族最熱衷的創業項目,一共有10個,依次為:擺地攤賣服裝飾品,炸雞排、鹹酥雞等小吃攤,咖啡店,開網店,便利商店,飲料冰品店,連鎖加盟餐飲,語言補習班,升學補習班,瘦身美容用品或服務。這十個項目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投資較少,而且較為方便。

當然了,再方便的資本經營也是要付出努力的,有多少人曾經因為經商太辛苦而中途放棄。因此,不管你是創業者還是普通的打工族,在打算投資創業之前都應該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可以是長期的,也可以是眼前的。但要記住,目標是給自己定的,而不是給外人看的,適合自己最重要。

不少有創業想法的年輕人都會反複猶豫同一個問題:自己適不適合創業,在沒有經商經驗的情況下怎樣才能從小做大?其實這一點很容易就能夠得到答案,你可以拿50元錢去當地的蔬菜批發市場批發蔬菜,然後到你熟悉的居民小區去賣。如果一天下來能把菜賣掉,並且還掙到了錢,那就證明你能夠去做生意。如果你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要好好思考一下了,也許去上班做好本職工作更適合你。不要小看販賣蔬菜,還在讀大學的張強就是借此賺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張強今年21歲,是某省會財專大二的學生。看上去這個個子不高、略顯瘦弱的男生與其他學生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據他的同學說,他一出校門就打車,還有就是電話特別多。

事實上,外表並不起眼的張強在外可是小有名氣的。張強的家位於郊區的某蔬菜生產基地,村裏人大多以種植蔬菜為生。據他講,在他剛上大一的時候,他到學校附近的村子裏看望一位老鄉,發現村裏到處都是人力三輪車,在老鄉租住房的樓道裏,也停著兩三輛三輪車。老鄉告訴他,這些三輪車都是用來給省會各飯店送蔬菜的。

張強的腦子裏冒出來一個大膽的想法,自己的老家就是產蔬菜的,何不自己找車將蔬菜拉來賣?有了想法馬上就付諸行動,張強跑到周圍的幾個飯店,飯店的老板們都表示,隻要蔬菜新鮮,價格合理,他們就要。張強心想,現在銷路有了,隻要出運費,找車拉菜應該沒有問題。父親可以從村裏其他菜農那裏收蔬菜,這樣貨源也不是問題了。

在業餘時間裏,張強跑遍了省城的各大飯店,聯係了每家有蔬菜需求的飯店,無論規模大小,隻要需要蔬菜,就與其簽訂蔬菜供求協議,之後再組織運輸車輛從家鄉運來蔬菜。有人曾笑稱他提供的是蔬菜產、供、銷一條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