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有一種心態叫舍得: 放棄毫無意義的固執(1 / 2)

第九章 有一種心態叫舍得: 放棄毫無意義的固執

我們常常不懂得靈活變通,總是“一條道跑到黑”,錯把固執當成了堅持。事實上,在生活中適時變通是一種很明智的做法,放棄毫無意義的固執,這樣才能更好地辦成事情。雖然堅持是一種值得稱讚的品質,但在有些事情上,過度的堅持,就會變成一種盲目、一種教條。

固執的人總是認為自己的固執是執著,有時候我們的確需要執著,但固執並不是執著。執著的目的比較明確,固執則比較盲目。做人不能太固執,一定要學會靈活變通。善於靈活變通者,也能將對手變為朋友。我們考慮事情要全麵,不能把事做得太絕。就像一個善於棋道的棋手一樣,當他走出第一步棋之後,還要想到第二步、第三步如何走。

固執是一種偏執型人格障礙,這類人具有敏感多疑、好嫉妒、自我評價過高、不接受批評、易衝動和詭辯、缺乏幽默感等特點。固執的人常常會發生與朋友分手、與戀人告吹、夫妻不和、父子反目等情況,因而可以說,固執是人際交往的大敵。固執會形成一種習慣,當別人破壞這種習慣時,就會使個體產生不愉快、不舒服,甚至苦惱的情緒,從而引發攻擊性行為,表現出強烈的固執。自尊心過強是導致固執形成的基礎。浮誇、傲慢、懶惰、墨守成規是構成固執性格的要素之一。

常與個人修養好,善於應酬周旋、靈活性強或虛心隨和的人交往,往往會改變或減弱本人的固執程度;而固執的人與固執的人交往,會促使雙方更加固執。

2004年初,安徽的某家製藥企業請劉利去做講座。一連兩天的講座,劉利征服了該企業的總經理、市場部經理和銷售部經理,他們在請示了董事長後,與劉利簽訂了一個協議,請求他為該企業做一年的管理顧問,劉利欣然同意。

劉利在該企業工作了一個月,從產品選擇、市場定位、人員招聘、隊伍培養和管理等,做了一整套的策劃文件,準備向董事長彙報後付諸實施。董事長非常認真地聽取了彙報後,就自己建立銷售隊伍,完全承擔所有的銷售成本這個問題上提出重大異議。

劉利認為,公司要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銷售隊伍,哪怕是一支十幾個醫藥代表的小型隊伍。利用這支小型隊伍,公司可以做樣板市場,積累許多實戰經驗和教訓,不斷調整公司的市場推廣策略和各項銷售政策,再把其他市場的業務承包給公司的銷售人員,甚至委托給代理商。

董事長認為,建立自己的銷售隊伍成本太高,一開始就應該把業務承包給新招聘的醫藥代表,然後再委托給代理商,這樣,公司承擔的風險就降低了。

劉利對他的觀點提出嚴厲的質疑,新招聘的醫藥代表既沒有銷售經驗,又沒有充裕的資金,他們根本不願意承包這種業務的,所以公司所製定的銷售目標絕對不可能完成。

雙方都固執己見,協議無法執行,劉利與董事長原先商定的20多萬顧問費就像煮熟的鴨子飛走了。

現實中我們不是也經常如此嗎?停留於事物的表象,不肯深入事物的核心,讓狹隘的視野產生偏執。我們唯有拋開認知上的固執,才能與別人達成統一的意見,才能與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