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堂課 自信——信心多一分,成功進一步 保持本色,你是獨特的自己(1 / 2)

第21堂課 自信——信心多一分,成功進一步 保持本色,你是獨特的自己

無論什麼東西也不能建築在虛偽和牛皮的基礎上。

——傅鷹

朱光潛先生說,任何事物都有幾種看法,年輕人要有自己的看法。其實,不隻是年輕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看法。有思想,有主見,能時刻保持住自己的本色,這樣的人生才是獨一無二的,才是自己的人生。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上帝並沒有創造一個“標準人”,也沒有在某人身上貼標簽說“這個才是標準”。他使人類有個別獨特之分,猶如他使每一片雪花有個別獨特之分一樣。

人們常說,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所以,要自己,就不要過分關心別人的想法。你過分關心“別人的想法”時。你太小心翼翼地想取悅別人時,你對於別人真正或是假想的不歡迎過分敏感時,你就會有過度的否定反饋、壓抑以及不良的表現。

傳說有一隻兔子長了三隻耳朵,因而在同伴中備受嘲諷戲弄,大家都說它是怪物,不肯跟它玩;為此,三耳兔很悲傷,經常暗自哭泣。

有一天,它終於作了決定把那一隻多出來的耳朵忍痛割掉了,於是,它就和大家一模一樣,也不再遭受排擠,它感到快樂極了。

時隔不久,它因為遊玩而進了另一座森林。天啊!那邊的兔子竟然全部都是三隻耳朵,跟它以前一樣!但由於它已少了一隻耳朵,所以,這座森林裏的兔子們也嫌棄它,它隻好怏怏地離開了。

這個寓言提醒了人們,凡事不要盲目地和別人相比,不同於別人的,不一定就是不好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也有各自的長處,不要拿別人的標準來衡量你自己。從某個角度來看,地球上每一個人都不如另一個人或另一些人。你知道你的舉重比不上張國政,擲鉛球比不上白利·歐布萊思,打籃球比不上姚明,110米跨欄想與劉翔比肩更是不可能。這些事情你知道得很清楚,但你不應因為比不上他們而產生自卑感,使你的人生黯淡無光,也不該隻因為某些事情無法做得像他們那麼有技巧,就覺得自己是塊廢料。

你身為一個人,不必與別人比較高下,因為地球上沒有人和你一樣,你是獨一無二的,你不“像”任何一個人,也無法變得“像”某一個人,沒有人“要”你去像某一個人,也沒有人“要”人來像你。

之所以會有不如人的感覺,原因隻有一種:我們不用自己的“尺度”來判斷自己,而用某些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我們這樣做,毫無疑問地,隻會帶來低人一等的感覺,所以我們覺得憂慮、不如人,因而下個結論說我們本身有毛病。

這些都是因為我們接受了“我應像其他某一個人”的錯誤觀念。事實上並沒有“其他每一個人”的通用標準,況且“其他每一個人”都是由個人組成的,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

無論何時,你不斷刻意地在乎你的舉止、言詞、態度時,你一樣會顯得抑製並且神經過敏。過分謹慎也無法使你好好表達,它隻會閉塞、限製、抑止你創造性的自我,而使你給別人以一個不良的印象草草收場。

使別人對你產生良好印象的方法是:絕對不要有意地“想”讓別人對你產生好印象,絕對不要為了有意構想的效果而行動或不行動,絕對不要“猜疑”別人對你有什麼印象或別人如何評論你。

愛默生在其散文《論自信》中寫道:“在每一個人的教育過程之中,他一定會在某時期發現,羨慕就是無知,模仿就是自殺。不論好壞,他必須保持本色。雖然廣大的宇宙之間充滿了好的東西,可是除非他努力耕作那一塊給他耕作的土地,否則他絕得不到好的收成。他所有的能力是自然界的一種新能力,除他之外,沒有人知道他能做出什麼和知道些什麼,而這都是他必須去嚐試求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