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嗜書如命的民族。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統計數字表明,以色列每年出版的圖書高達數千種(不包括教科書和再版書),所有14歲以上的公民,平均每月都會讀一本書。在以色列,公共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共有4000多所。全國700萬居民中,辦借書證的讀者就有100多萬……
當然,在讀書求知方麵,我們中國人也不遜色,靠知識改變命運的成功人士更是數不勝數。
茹女士原為一家國有企業的員工,現在已經自己當了老板。她認為,女人必須學習,不斷在精神上有所進取,相貌一般的女性明白自身的缺陷,所以應該特別注意發掘自己的個性美,注重內在氣質的培養和修煉,借助讀書美容,是可以實現的。
茹女士原來的辦公室裏有三男兩女,除了她以外,還有一個女孩。那女孩長得確實很漂亮,她也因此占盡了便宜:若論能力,論業務,她樣樣不如茹女士,但一遇到漲工資、評職稱和休假的機會,樣樣都是她的。
麵對這些不公平,茹女士沒有說什麼,她隻是暗暗地讀書學習,報名參加了英語班、計算機班等,她很清楚自己的“硬件”不足,隻有靠“軟件”來補了。
兩年後,茹女士從原單位辭職,進入一家合資企業。在那裏她從一名職員做起,一直做到總經理助理。在一次談判結束後,對方的老總邀請她共進午餐,後來,那個老總成了她的丈夫。他說那天她在談判中沉著冷靜、不卑不亢的態度,不凡的談吐以及優雅的舉止深深地吸引了他,當時他覺得她是最美的女人……
茹女士的“美”,無疑是多年讀書賦予的,可見讀書可以讓女人美麗,也可以讓女人幸福。茹女士的經曆留給女人們一個啟示:今天的女性美已經遠離過去的繁瑣和豔麗,而向著簡單和個性化轉移了,用文化造就自己,用文化“裝扮”自己,比眼花繚亂的服飾和化妝更有內涵。
書讓女人變得聰慧,變得堅韌,變得成熟。使女人懂得包裝外表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滋潤。
知識是永恒的美容佳品,書是女人氣質的華美外衣,會讓女人永遠美麗。羅曼·羅蘭說,“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歎息。”
所以,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中增強自己的生存之本,就要在知識與能力上永遠富有競爭力,要在社會變革中,與時俱進,適應生存環境,取得人生成功,就要具有終身堅持學習之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