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堂課 寬容——虛懷若穀,有容乃大 寬容他人就是寬容自己
現在我們中國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讓人氣短。在公共汽車上,擠擠碰碰是常見的現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別人,連忙說一聲:“對不起!”就能夠化幹戈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連“對不起”都不會說了,於是就相吵相罵,甚至於扭打,甚至打得頭破血流。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怎麼竟變成了這個樣子!
——季羨林
林則徐有一句名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與人相處,有一分退讓,就受一分益;吃一分虧,就積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驕,就多一分屈辱;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災禍。所以說:君子以寬容忍讓為上策。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不幸的事都是由於人們之間缺乏包容心而引發的。這些皆因人與人之間的不能容忍與不能包容,和愚昧是同樣的意義,而且這種愚昧,還是野蠻人和暴徒的愚昧,因為他們對於世間的事物認識不清,由隔膜而誤會,由誤會而發怒。法國人有句話:“能夠了解一切事物,便能寬恕一切事物。”
寬容,是一個人良好心理的外殼,它往往折射他的處世的經驗,待人的藝術以及良好的涵養。學會寬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麵的“營養”,需要自己時常把視線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結構和心理素質上。否則,一個隻會咄咄逼人而不知寬容為何物的人,恰如一個缺乏現代文明陽光照射的貧兒,隻會被人們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一位老人寫了一首詩,他稱讚道:寬容是蔚藍的大海,納百川而清澈明淨;寬容是高闊的天空,懷天下而不記仇恨怨憤;寬容是燦爛的陽光,送你甘霖送你和風;寬容是延續生命,生命的輝煌也隻有閃爍的一瞬;寬容大度才能超越局限的自身,一次寬容,雨露繽紛,一生寬容,心係乾坤。
寬容了別人,等於善待了自己。它能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輕鬆,快樂。經曆過風和雨,才能領悟到人生的苦和樂、愛與恨,才知道人生中應該忘記什麼、記住什麼、原諒什麼、學會什麼,那樣才是舉重若輕。最該忘記的是你曾幫助的人,最該原諒的是曾經傷害過你的人,最該放棄的是功過是非、名利得失,最需要學會的便是寬容別人。
劉明的一位窮困潦倒的遠房親戚來找他借錢,說她丈夫因遇到車禍,住進了醫院。劉明當時真的從感情上無法接受她。因為一見她,往事又浮現在他的眼前,真不想讓她走進自己的家門。原來在20多年前,劉明借錢給她的丈夫娶了她。當劉明在遇到困難時,而且是急需用錢時,劉明隻想要回借給他的錢。而娶進來的她,死活不認賬,而且當劉明母親代表劉明去表達想法,想要回劉明借給他們的錢時,他們還動手打了劉明年近70歲的老母親。為了母親,劉明決定不要這錢了。多少年過去了,一提起這件事劉明仍氣憤難平。
後來,在她吃飯的時候,劉明順手拿起一本雜誌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雜誌上的一段話給了他很深的啟發:人世間最寶貴的是什麼?是寬容。寬容是世界上的稀有珍珠,寬容的人幾乎優於偉大的人,善於寬容的人,總是在播種陽光和雨露,醫治人們心靈和肉體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