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堂課 無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上善若水(2 / 2)

一天,惡霸王率領軍隊攻打長壽王統治的國家。長壽王十萬火急的召集了文武百官說: “眾愛卿啊!惡霸王進攻我國,主要是要搶奪我們的糧食、珍寶,還有國土,如果發兵跟他們抗爭到底,一定會喪失很多人的生命,不管是我們的人民,還是鄰國的百姓,生命都同樣可貴,為了不兩敗俱傷,殘害百姓生靈,我已經決定把所有的一切都讓給惡霸王,所以從現在開始,大家要自求多福!而我跟太子想要隱居深山,大家後會有期了!”

雖然長壽王如此寬宏慈憫,但惡霸王還是不肯罷休。在霸占了國土以後,惡霸王仍四處捉拿長壽王父子。最後長壽王落入惡霸王的手裏,惡霸王竟然要當眾燒死長壽王!這時,太子長生打扮成一個樵夫,混入人群裏。他看到父王被綁在四邊都是柴堆的台上,馬上就要被火燒死了,忍不住流下悲傷的淚水。長壽王也看到太子了,他恐怕太子以後會報仇,便抬頭向天大喊:“為人子最大的孝心是讓父母死而無憾,千萬不要為了替我報仇,弄得冤冤相報。對你來說孝順就是,讓我在九泉之下可以安心長眠,你要化悲痛為力量,好好的活下去!”長壽王就這樣活活被燒死了。

太子長生滿心悲傷偷偷的回到城裏,打扮成一個雜役供人雇用,以待機報仇。他在一個大官的家裏種菜,主人曾問他:“長生!你會不會做飯?”長生就回答:“老爺!我當然會啊!”於是老爺就提拔長生當總廚師。

一天,老爺請惡霸王到家裏來做客,當惡霸王吃到這麼可口細致的菜色時,連連稱讚說:“愛卿啊!這些好吃的飯菜都是誰做的?”

大臣回答:“陛下!是前不久我雇的一個做雜役的年輕人做的,我也想不到他的手藝會這麼好!”

惡霸王說:“這麼好的人才應該送給我才對!你怎麼可以留在家裏獨享呢?”於是大臣就把長生送給了惡霸王,當了他的專門廚師。

一天,惡霸王帶長生出去打獵,上山之後,長生就對惡霸王說:“其實我是長壽王的太子長生,我有很多機會可以把你殺死,替我的父王報仇,如我隻要在飯菜裏下毒,你就會一命嗚呼!但是隻要一想到父王臨終時,再三嚀咐我不可心存報仇之念!我就不忍心下手,現在隻希望遵循父王臨終的旨意,以慰他老人家在天之靈。現在你既然已經知道我的身份了,要殺要剮隨你!”

惡霸王聽完太子的話以後非常感動,也十分後悔,就將國土還給太子長生,並向太子保證:“如果以後有別國來侵犯你們,我一定盡力援助你們,希望你不計前嫌,原諒我過去的惡行!”

長生的真實經曆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德行是一個人的做人之本,它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而老子曾說過至高的品德像水一樣,能有利於萬物而不爭鬥。老子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德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