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劉國那樣真誠地對待工作,那麼,大對公司、小對個人的損失和懲罰將會大大降低。
做人以誠待人,則威信自立,自然會獲取他人的信任與擁戴,進而立足於世,做成更大的事業。
以誠信服人,是最高明的處世之道,也是最有效的成功素質之一。人無信不立,不做言過其實的許諾,不做言而無信、背信棄義的醜行,這是有魅力的人,靠得住的人。所以,縱使萬般艱難,也須言行如一,表裏如一,不可一日無信。
老子說:“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傅玄說:“禍莫大於無信。”一個人如果經常失信,一方麵會破壞他本人的形象;另一方麵還將影響他本人的事業。信譽許諾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對不應辦的事情或辦不到的事,千萬不能輕率應允。一旦許諾,就要千方百計去兌現自己的諾言,以獲得別人的信任。
清代顧炎武曾賦詩言誌:“生來一諾比黃金,哪肯風塵負此心。”表達了自己堅守信用的處世態度和內在品格,一諾千金的典故便是由此而來的。一個人如果有信用,什麼樣的事都會有辦法解決。沒有技術,可以請有這方麵經驗的朋友來幫助你;沒有經營能力,可以請有營業能力的人來做事;沒有資金,可以向銀行借貸。反之,如果你沒有信用,這可是最大的致命傷。因此,做人要講誠信,做事要講誠信,誠信是一種無形的資產,需要人們精心維護,慢慢積累。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做一個誠信的人?我以為找不到一個現成的答案,一切都得從平時的小事上做起。
首先,要做到真誠,不能在外表上用功夫。說話表情雖好,而你的內心不誠,至多成為“巧言令色”罷了。對方如不是糊塗之輩,定會看出你的虛偽,因為內心不誠,憑你巧言令色,終有若幹破綻給對方看出,豈不成為心勞術拙嗎?相反,內心真誠,即使拙於辭令,拙於表情,卻能體現出你的樸實。誠且樸實,效力更大,隻要對方對你素無誤會,你的真誠,必能感人。
其次,最忌的是平時好用欺騙手段,欺騙也許能得一時之利,卻不能維持長久。如果你的欺騙日久為人察出,即使你真的有誠意,仍會被認為是另一種姿態的虛偽。因此,一生不可有任何欺騙行為。也許你曾遇到過這種人,你以真誠相待,他卻以偽回報,於是,你便對於誠的效用發生了懷疑。其實,真誠的力量是絕對的。所以會發生例外,隻是由於你的真誠不足以打動對方的心。對一切你要“反求諸己”。不必“求諸人”,這是用真誠打動人的唯一原則。
再次,對方倘不是深交之人,你也暢所欲言,以快一時,隻能顯示你的冒昧和淺薄。真誠本來有三種限製:一是人,二是時,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說;非其時,雖得其人,也不必說;得其人與時,而非其地,仍不必說;非其人,你說三分話,已是太多;得其人與時,你說三分話,正給他一個暗示,看看他的反應;得其人與時,而非其地,你說三分話,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擇地長談,這並不與真誠相悖。
總之,要想使自己成為真誠的人,你第一步要鍛煉自己在小事上做到完全誠實。當你不便講真話時,不要編造小小的謊言,不要去重複那些不真實的流言蜚語。
這些戒律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當你真正在尋求真誠並且開始發現它的時候,它本身的力量就會使你著迷。最終,你會明白,幾乎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都包含有它本身的不容違背的真誠內涵。如果你追求它並且發現了它的真諦,你就一定能使自己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