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堂課 愛情——給愛一個空間, 給自己一個轉身的機會(1 / 2)

第4堂課 愛情——給愛一個空間, 給自己一個轉身的機會

真正的愛情應該是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的,愛情應該是自然產生的,自然存在的。自然而然產生一種愛慕,喜悅,眷戀的情感。所以說,愛情不是婚姻的前奏。我們現在大多數人把愛情理解為婚姻的前奏,說婚姻之前要談戀愛,談好了就結婚。正因為這樣想,所以就有了下聯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問題是有道理,因為誰讓你把愛情看成是婚姻的前奏呢。你看成前奏了,當然結了婚了,愛情就可有可無了。剩下就是過日子了。

——孔慶東(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

對愛情要懂得取舍

愛情把我拽向這邊,而理智卻把我拉向那邊。

——奧維德

擁有一段感情並不是讓它成為你的囚徒,放開它你才能真正擁有它。電影《臥虎藏龍》中有這樣的一個場景,男女主角坐在一個涼亭之中,背景是一片翠綠的竹林,涼風徐徐地吹來,與世無爭的怡然自得。之中有一句對白這樣說道:“我的師父常說,把手握緊裏麵什麼也沒有,把手放開,你得到的是—切!”

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學會放手,放手不代表對生活的失職,它也是人生中的契機。然而學會放手要比學會緊握更難得,因為那需要更多的勇氣。

常常聽人談起自己婚後生活的不順心。“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許多人覺得這是一句至理名言。為什麼兩個人都極為珍視的結合最後會成為感情的障礙?為什麼為了更好地擁有對方而結婚卻使兩人離得越來越遠?看完下麵的這個故事,也許會對我們有所啟示。

這麼晚了,他還沒回來,若是在以前,我肯定早就打他的手機,要他快點“歸巢”了。記得那是三年前,他還沒有混到如今的地步,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職員,腰間僅有一台尋呼機。那時候,為了拚出一個好的前程,他忙得經常顧不上回家,而我,每天一到下班就打尋呼要他回來,生怕他在外麵學壞了。久而久之,他的同事都笑稱他帶的是一台“尋夫機”,弄得他很尷尬,回到家就衝我發火:“整天Call我,你煩不煩啊?”

一聽到這話,我的委屈如潮水一般湧上來:煩不煩——我當然煩了——正是因為關心你、愛你、害怕失去你,我才這樣頻頻保持與你的聯係……久而久之,我們的感情便日漸疏遠。

後來有一天,很晚了他還沒回來,我百無聊賴地倚在床頭看書。忽然,一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放開他,並不等於失去他》,好奇心促使我讀下去——有一個女孩,她很愛自己的戀人,和我一樣,生怕失去對方,因此就無時無刻不監視著他,弄得他心煩意亂,提出要和她分手,這使她很傷心。她母親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聽女兒訴說了自己的煩惱後,帶她到了海邊,捧起一捧沙子對女兒說:“孩子,你看,我輕輕地捧著它們,它們會漏掉嗎?”女兒看了一會兒,一粒沙子也沒有從母親手中滑落,就搖了搖頭。接著,母親說:“我再用力抓緊它們,你看會漏掉嗎?”說完,就用力去握沙子,奇怪的是,她握得越緊,沙子從指縫裏漏得越多、越快。這時,女兒忽然明白了:愛情和沙子一樣,握得越緊,就越容易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