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芬出生於安徽北方的小村莊裏,1994年初春,寒冬還未完全褪去,肖芬來到了這個世界。據說肖芬出生一個多月,家裏人都沒給她想到名字,祖上三輩都是沒有文化的農民,家裏能吃得上飽飯就不錯了,加之她是個女孩,那個年代計劃生育抓的正嚴,肖家更想要個男孩傳宗接代。
後來便隨意取了個名字,肖芬,這也是肖芬一生擺脫不掉的鄉土氣。名字有了依然沒有戶口,所以就是“黑戶”,那個年代,那個小村莊,連土地都是按照人頭分,但是肖芬的家裏人一致認為不能給她上戶口,上了就代表得接受一大筆罰款且不能再生個男孩傳宗接代。
肖芬說,她的童年是她老太帶大的,老太就是肖芬爺爺的母親,一個一九三幾年從河南開封逃荒過來的,那時候肖芬的老太隻有七八歲,因為貧窮來到了肖家村這個偏僻落後的村子,嫁給了大她十幾歲的老公(肖芬爺爺的父親),後有了肖芬的爺爺(肖光),和肖芬的姑奶。
因肖芬的老太來的時候年齡小,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後來的戶口本上便默認為肖李氏。
肖李氏是個命硬的,在她兒子肖光十歲的時候,他的男人便去世了,她守了一輩子的寡,這也造成了她性格偏激,重男輕女等惡性思想的原由。
肖李氏好不容易給她兒子肖光娶了親,就是肖芬的奶奶(田英),田英勤勞能幹,質樸無華,一輩子為了兒子勞心勞命,除了個子矮經常被婆婆肖李氏詬病,其他並無缺點。
田英一輩子生了三個孩子,大女兒,肖芬的爸爸肖徽,還有個小女兒。田英再生大女兒的時候,肖李氏在門外焦急等待,當聽到娃娃哭的時候才走進去,當聽到鄉下的接生婆說生了個丫頭時,肖李氏轉身就走了出去。
田英不敢生婆婆的氣,月子裏便得接著幹農活,割草,交公糧,挖土修河壩……那個時候肖芬的爺爺還是幹活的,但是有這個老娘肖李氏在,吃苦受罪最多的還是田英。肖李氏見不得肖光和田英恩愛,看到了便想著法子鼓搗夫妻二人吵架、打架,當看見肖光打完田英以後,她便跑過去當起了好人,假惺惺的怒斥自己的兒子不該動手。
1975年,田英和肖光在土房子裏生下了讓她後悔一生、操心一生的兒子肖徽(肖芬的父親)。肖李氏很高興,肖家終於有個帶把的了。對待大孫女和這個大孫子的態度尤其不同。肖徽童年時格外調皮搗蛋,誰家的孩子哭了,誰家的東西壞了,基本上都是肖徽幹的,因著備受兩代人疼,肖徽從小便養成了無法無天的自大性格。
1977年,田英生下了她的小女兒,肖徽的妹妹,肖李氏雖不高興又生了一個女兒,但好歹是自己家人,便也沒說什麼,他們不知道的事,很多很多年以後,田英說還不如隻要兩個女兒,要兒子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