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孩子不聽話、孩子不努力學習、孩子不合群、孩子喜歡撒謊……孩子全身上下都是毛病,父母諄諄教導、苦口婆心、連哄帶騙、惡語相加,甚至在失去耐心的時候不惜動手。父母能想到的辦法,能用到的手段都用盡了,孩子依然是“問題兒童”,讓父母提起來就頭痛不已。
孩子真的就是如此不可教化嗎?
要知道,任何一個孩子自從呱呱墜地起,就是白紙一張。後天的性格也好,品性也罷,甚至是生活習慣,待人接物的方式,無一不來自父母,也隻能來自父母。
孩子的問題,恰好折射出的是家庭的問題或是父母的問題。
父母也許已經全心全意的為孩子創造出了良好的物質生活,父母可能也已殫精竭慮的為孩子規劃出了美好的未來。可是,此時此刻,孩子究竟在想什麼,孩子到底想要什麼,為人父母的又有多了解呢?不懂孩子的父母永遠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想當然來教育孩子,自然是盲目的,也極有可能是錯誤的,也正是種並非處於本意的教育方式正在把孩子引向越來越遠的歧途。
可憐天下父母心,而真正的受害者恰好是不被自己父母理解的孩子本人。
如果你隻想成為一個讀書機器的孩子的父母,一個沒有童心的孩子的父母,一個沒有愛心的孩子的父母,一個隻懂得聽話的孩子的父母,那麼請你放下這本書,它不適合你。本書的宗旨是教育父母,如何親近自己的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讓父母與孩子建立正常的親子關係,用孩子能接受的語言和方式來教育孩子,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
隻有父母放下一貫的高高在上的不可質疑的尊嚴,與孩子平等對視的時候,才會幡然醒悟,原來孩子並非冥頑不化,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愛、理解和榜樣作用。親子教育是潛移默化的,無所不在的,當父母能“屈尊”與孩子一起攜手共進的時候,才能體驗到這種妙不可言的成長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