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來斤鐵,可以換四五百斤糧食。不想被另一組人,給搶了。
查看了一下雷渺的執念,報仇,打剛才搶他的那一群人一頓隻是其中一個,然後就是想要天天大魚大肉吃到膩,最後就是再爽一爽,過一下曾經過的生活。
好像不難,不難個鬼啊。還想天天大魚大肉,魚還好一點,容易弄一些,有船出海打魚。但肉是真難,一年也吃不了幾次。
主要是現在天氣也不像以前風調雨順,經常十天半個月的雨,氣溫時高時低,低的時候幾度,高的時候三四十度。
狂風暴雨,是常態,環境惡劣,所以種植環境並不好。
從地上爬起來,雷宇航拍了拍身上破爛衣服上的灰塵,根據記憶,辨別了一下回家的方向。
拖著疲憊的身子,往回走。
走了半個多小時,才到居住地。這裏住了二十幾戶人家,年紀跟他差不多。住的是泥土混合著雜草,製作成的土磚後陰幹,然後壘砌成的房屋。
是他當年指揮建造的,縫縫補補,現在依舊堅挺。
每戶兩間房子加一個泥巴小院,一間廚房一間臥室,木門木窗。
路上碰到鄰居,都隻是點頭算是打了聲招呼,生活都不容易,每天都很疲憊。
雷宇航走進自家的房子,因為自己本身是學建築的,房子打整得要比別人好一點。自己搭了個草棚,裏麵堆了一些柴火。
院內院外都有排水溝,進門路還鋪了些石頭,讓下大雨的時候,不至於滿腳是泥。
廚房裏一口小鐵鍋,土灶。木碗木筷,放在一木架上。揭開米缸,裏麵還有些大米,能吃上半個月。
先煮點大米,生火現在也沒有打火機,而是火柴,希望之城裏生產的。
現代科技技術資料都有,但是想恢複到曾經的水準,那還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一切都得重新來過。
方舟上雖然有非常現代的設施,但維護起來也是非常費勁,因為一些替換品,用完就沒了,也沒有能力生產。
飯熟了又煮了點青菜,配上一條小鹹幹魚,這就是一餐。
沒有油,鹽因為獲取容易,倒是不缺。
清淡的一餐,因為沒有油,味道實在不怎麼樣。
“雷渺,雷渺,在家沒有?”屋外傳來喊聲。
“在呢,什麼事?”聽聲音,就知道是生產大隊的隊長吳誌敏。
吳誌敏直接走進來,看了屋內一眼: “剛吃完飯呢,正好,吃了有力氣,等會我們要去城裏上交糧食,需要幾個青壯一起運送。”
“行,我喝口水就來。”
現在交通工具是板車,人力運送,汽車什麼的,那就不用想了,少得很,更何況原油更不好獲得。
這種體力活,是有工分的,一般是糧食加糧票發放。
沒錯,現在又實行了當初的工分製,糧票布票肉票製度,計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