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十三 科學理財 6.把“死”錢變“活”錢(1 / 1)

習慣十三 科學理財 6.把“死”錢變“活”錢

裝滿錢的錢包令人滿足,但隻滿足了一個吝嗇守財的靈魂,此外別無意義。我們從所得當中存下來的錢,隻不過是個開始罷了。用這些儲金所賺回來的錢,才能建立我們的財富。

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商人是如何運作儲蓄的?

阿來第一樁有獲利性的投資,是把錢借給一個名叫加爾的商人,他每一年都購買好幾隻船從海外運來的銅,然後進行買賣。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購買這些銅,加爾向那些有餘錢的人賒借。他是個老實人,在他賣掉銅貨之後,凡他所借的最後必定償還,且支付利息。

每次阿來借錢給加爾,同時收回利息。因此,不隻他的資本增加了,這筆資本所賺的利息也不斷累積。最令他高興的還是,這筆錢最後又回到了他的口袋。

一個人的財富不在於他錢包裏的錢有多少;而在於他所累積的收入、源源不絕流入口袋的財源,並能常保口袋飽滿。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的;無論你工作或去旅行,你的口袋都不斷有進賬。阿來已經得到了大筆的所得,阿來已被稱為富翁。他借錢給加爾,是他第一次從事有獲利性的投資。從這次經驗中獲得智慧後,隨著資金的增加,他借出去的錢數和投資愈益擴大。起初隻借給一些人,後來借給許多人,這樣明智的理財,使錢源源不絕流入他的口袋。

要想獲得財富,不妨丟棄現實利益,以圖長遠發展。那種急功近利,為了獲得眼前利益而把長遠利益放棄的做法其實最愚蠢的。

有一位農夫在他的長子出生之後,拿了10塊銀元給經營貸款業務的錢莊老板,要求老板替他放款,直到他兒子20歲為止。老板答應每四年給他二成五的利息。農夫要求說,因為這筆錢是準備存給他兒子用的,因此利息全都歸到本金裏麵。 當這男孩20歲時,農夫向錢莊老板索回這筆錢。老板解釋道,由於這筆錢是以複利計算,因此原先的10塊銀元現在變成了31塊銀元。農夫非常高興,但由於他兒子還用不到這筆錢,因此農夫繼續將錢放在錢莊。到了這兒子45歲時,農夫過世了,錢莊老板結算這筆錢給農夫的兒子,共得167塊銀元。

依次算來,這筆銀元45年間靠利息增加了將近7倍! 動用每一分錢,輾轉生出利息,幫你帶來收入,使財富源源不絕流入你的口袋。

俗話說得好:“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投資也一樣,你可以選擇幾種有前途的投資途徑,對你的資金進行合理的安排。

錢是人類的好朋友,尤其是你需要它幫你賺錢的時候,根本不需費一絲一毫的心力,它就能幫你把更多的錢放入自己的口袋裏。舉例來說,你把500元存入一個年率為5%的定期賬戶裏,一年之後,你不需要幫人除草,也不需要代人洗車,你的錢就幫你賺進25塊錢了。

25塊錢看起來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如果你每年存500元,長達10年,讓這5%的利息利上滾利,l0年之後,你的賬戶裏連本帶利就會有6603.39元了。

如果你每年投資500元於股市,即使你到外地度假,這筆錢仍將為你賺進大的財富。平均來說,這筆錢每7至8年就會增值一倍,當然,前提是你投資在股票裏,許多聰明的投資人早就學會了這點。

巴菲特是當今全球首富之一,他的致富秘訣就是將錢投資在股票裏。他和美國許多孩子一樣,都是從送報生開始做起的,但是,他比別人更早了解金錢的未來價值,所以,他珍惜來之不易的每分錢。當他看到店裏賣的400元電視時,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400元價格,而是20年後的400元的價值。因此,他寧願做投資,也不願意買電視。這樣的想法使他不會隨意將錢花費在購買不必要的物品上。

如果你很早就開始儲蓄並投資,當你存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發現你的錢會自動幫你準備好生活所需花費。這就像你生在一個好人家,有一個富有的親戚會每月固定送上生活所需一樣,你甚至不需要感謝他們,就是在他們生日時去應酬一下,這不正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境界嗎?此時,你完全享有經濟獨立,做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讓你的錢留在家裏,代你上班賺錢。當然,如果你沒有及早儲蓄,也沒有每個月固定撥出一筆錢作投資,那麼這一切將永遠隻是一個夢想。

我們會有幾種情況:一種是你一邊儲蓄一邊投資,你會有所收益;另一種情況是你把所有的錢都花光;還有一種情況是你把所有的錢花光,並且欠了信用卡公司一大筆債,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付出一筆利息,也就是你不是讓你的錢去賺錢,而是讓他人來賺你的錢。在對這三種情況選擇時,一個人的財商就會影響一個人理財方式,財商高的人,無可非議會選擇第一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