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四 積極進取 4.成也一念之差,敗也一念之差
消極的心態常常妨礙人們形成進取之心,而一個人是否有進取之心決定了他選擇什麼樣的心態,消極心態會讓你成為平庸之徒。積級的心態會讓你成為成功之士。因此,應該學會走出消極的心態!擺脫消極心態的束縛,是你走向成功的保證。
在這個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敗平庸者多。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實、自在、瀟灑,失敗平庸者過得空虛、艱難、猥瑣。
生活中,失敗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態觀念有問題。遇到困難,他們隻是挑選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幹了,我還是退縮吧。”結果陷入失敗的深淵。成功者遇到困難,懷著挑戰的意識,用“我要!我能!”、“一定有辦法”等積極的意念鼓勵自己,便能想盡辦法,不斷前進,直至成功。
成功人士從成功中獲得更多的信心,積極行動的積累,可以造就偉大的成功;消極言行的累積,足以讓人萬劫不複。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明白以下問題:
(1)成功隻在一念之間
仔細觀察比較一下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心態尤其是關鍵時候的心態,我們就會發現“一念之差”導致驚人的不同。
在推銷員中,廣泛流傳著一個這樣的故事:
兩個歐洲人到非洲去推銷皮鞋。由於炎熱,非洲人向來都是打赤腳。第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立刻失望起來。“這些人都打赤腳,怎麼會要我的鞋呢?”於是放棄努力,沮喪般地返回去。另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驚喜萬分:“這些人都沒有皮鞋穿,這皮鞋市場大得很呢。”於是想方設法,引導非洲人購買皮鞋,結果發大財而回。
這就是一念之差導致的天壤之別。同樣是非洲市場,同樣麵對打赤腳的非洲人,由於一念之差,一個人灰心失望,不戰而敗;而另一個人信心滿懷,大獲全勝。
要改變失敗的命運,就要改變消極錯誤的心態。永遠記住一念之差決定成敗。
(2)借口症也能毀了你
社會中因各種借口造成的消極心態,就像瘟疫一樣毒害著我們的靈魂,並且互相感染和影響,極大地阻礙著人們正常潛能的發揮,使許多人未老先衰,喪失鬥誌,消極處世。
然而,正像任何傳染病都可以治療一樣,“借口症”這個心態病也是可以想辦法克服的。辦法之一就是用事實將借口的理由一一駁倒,使它沒有臉麵、沒有理由在我們心中立足。
我們來看看幾個常見的借口:
①年齡的借口。
據拿破侖·希爾對2500人進行分析,反映出很少有人在40歲以前取得事業上的大成功。美國著名的汽車大王福特,40歲還沒有邁出成功的重要步伐。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在取得巨大成功之時,已過40歲。希爾本人出版第一本成功學著作時已是45歲,之後他為成功事業還工作奮鬥了42年,當他80歲的時候還在出書。
當然,現代社會發展比較迅速,40歲之前成功的例子已比比皆是(這也說明“我還年輕”的借口同樣站不住腳)。由於個人的條件、目標、成功的內容和起始點不同,40歲後成功的例子也仍然相當普遍。
②教育和文憑的借口
“我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我沒有文憑。”這是不少人常用的借口。事實上學習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學校教育、文憑教育,僅僅是千萬條求知途徑中的一種。其實,從學校的書本上學東西,常常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教育來自社會大學和自學。
我們看看那些成功人物的教育與文憑情況:王光興,初中文憑;“果喜集團”總裁張果喜小學文憑;億萬富翁治禿、專家趙章光高中文憑;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13歲開始工作,幾乎沒接受什麼正規教育;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高中輟學;日本鬆下幸之助小學四年級的學曆;香港富商李嘉誠初中兩年的學曆……這些成功者的知識與能力全靠自學而來。
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當然對成功有幫助,沒有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沒有文憑的人,隻要願意,自學永遠不晚。現在越來越多的成人補習教育和各種職業培訓, 為成人自學提供了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