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三 立即行動 5.先做後說是一種美麗的行為(1 / 2)

習慣三 立即行動 5.先做後說是一種美麗的行為

有些人在生活中,習慣於誇誇其談,實際動手的能力不足,常常是想的和說得多,而實際實現的很少,最終導致人生的失敗。

人生所有的設想和計劃隻有付諸於行動才會有可能變為現實,不管是多麼偉大的構想,如果不做就不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什麼收獲,所以,人生的關鍵就是行動。

先做,然後才能知道能不能實現自己的計劃,因為在做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才能知道困難有多大,也才能具體的去尋找解決的辦法。最後才能把想的東西變為實際存在的東西。

先做,才有發言權,沒有做過什麼事情的人是不知道事情的艱難,也不會有什麼經驗可談的,要談也是空洞地談,沒有什麼實際的內容。做過了事情就會積累一定的經驗,就會有話要說,就不會說空話,說出來的話才有說服力。

先做後說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培養這種習慣,就會使你的人緣建立在可信可靠的基礎上,你就會受到別人的喜愛;先做後說是一種美麗的行為,培養這種習慣,就會使你在做事的天平上增加了行動的法碼,會讓你走向成功。

高樓大廈是由一磚一瓦壘起來的,萬裏長征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所有的大事業都是由小事情一點一點發展起來的。生活或工作中,有些人就是看不見小事情,不願意做小事,總想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可是一直沒有大事讓他展現自己的才能,所以,常常感歎英雄無用武之地。其實這都是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幹的壞習慣。

你要想人生有所作為,走向成功,就必須培養從小事作起的習慣。

有一個很有才華的人,整天想著要寫一本世界名著,看不上寫豆腐塊的小文章,結果,多年過去了,名著沒寫出來,小文章也沒有,白白地讓滿腹才華失去了表現機會。

相反,另一個人才能一般,但是多年來,一直寫小文章,積少成多,由小變大,最後,著作等身,收獲頗豐,成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兩種人生,兩種不同的結果,告訴我們:人生就是從小事上起步的,人生的豐碑就是由這些小事雕刻出來的。

當我們決定一件大事時,心裏一定會很矛盾,都會麵對到底要不要做的困憂。下麵的實例是一個年輕人的選擇,他終於大有收獲。

傑米先生是個普通的年輕人,大約二十幾歲,有太太和小孩,收入並不多。

他們全家住在一間小公寓裏,夫婦倆都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新房子,他們希望有較大的活動空間、比較幹淨的環境、小孩有地方玩,同時增添一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