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鈣的成長之路(1 / 1)

鈣的生理功能,鈣占人體總質量的1.5%到2.0%。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人體99.3%的鈣以羥磷灰石 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其餘不足1%的鈣以遊離形式 或與蛋白結合形式的離子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這部分鈣通稱為混溶鈣池,它在維持正常生理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鈣能維持 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和心跳規律,血鈣,即血清鈣離子,正常濃度為9到11mg/100 mL。血鈣降低 則引起神經肌肉興奮性增強,而產生手足抽搐。鈣對體內多種酶有激活作用,如Ca2激活ATP酶、酯酶和蛋白水解酶,鈣還參與血凝過程(鈣能將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纖維蛋白的合成離不開凝血酶.)和抑製有毒物質的吸收。

幼兒骨骼 每1-2年更新一次,成年則需10~12年。男性在18歲以後,女性則更早一些,骨骼長度穩定 ,但骨密度繼續增長。更年期損失身體1/4鈣

人體缺乏鈣,兒童會造成骨質生長不良 和骨化不全,會出現囟門晚閉、出牙晚、“雞胸”或佝僂病,成年人則會患 軟骨病,易發生骨折並發生出血和癱瘓等疾病。

1.腸內的酸度有利於鈣的吸收,特別是在十二指腸部位,鈣能被主動吸收。膽汁 有利於鈣的吸收。機體對鈣的吸收隻限於水溶性的鈣鹽,但非水溶性的鈣鹽 因膽汁作用可變為水溶性鈣鹽。膽汁的存在可提高 脂酸鈣(一種不溶性鈣鹽)的可溶性。

2.乳酸、氨基酸能促進鈣鹽溶解。

3.維生素D 誘導合成鈣結合蛋白,有利於通過 腸壁的運輸。

4.脂肪供給過多,由脂肪分解產生的脂肪酸 在腸道未被吸收時會與鈣結合,形成皂鈣,使鈣的吸收率降低。

5.成年人鈣磷之比為1:1到1:2、兒童為1.5:1。當鈣磷之比小於1時會影響 鈣在人體內的儲留。磷酸鹽能與結合成 正磷酸鈣。

6.在腸道 停留時間過短,也礙於 鈣的吸收。

7.蔬菜中的草酸,焯水減少60%,穀類中的植酸(六磷酸肌醇)酵母發酵減少

我國規定每日膳食中的鈣供給量為:成年男女800mg,孕婦(7到9個月)和乳母1500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