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終結亂世的英雄出現(1 / 3)

羅貫中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的曆史,總是逃脫不了這一規律。自秦始皇統一六合,曆二世而亡。楚漢相爭,高祖得天下。四百年後諸侯並起,三國鼎立,司馬家建立晉朝一統寰宇。而後八王作亂,五胡亂華,南北分治,隋朝征服突厥,滅南陳,南北重新歸一。然而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國內矛盾加劇,又讓李唐坐擁江山。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諸侯割據,朱溫取代唐祚,又開始了五代十國的天下動蕩。這天下將近七十年大亂,今天你做皇帝,明天我做皇帝,百姓苦不堪言。據說後唐明宗李嗣源也是個心懷天下的人。每日在宮中焚香禱告,希望早生聖人,撥亂反正,天下一統。上蒼感念他心誠,這才出世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宋太祖趙匡胤,億萬黎民重見天日。

要說宋朝,一共十八個皇帝,曆經三百二十年,其實優點挺多的。第一整個宋朝基本上沒有後宮亂政,雖然也有劉娥等強勢太後,但不是亂政。第二就是沒有閹宦之禍。第三就是幾乎沒有宗室叛亂。第四沒有外戚之禍。第五沒有藩鎮割據。這在曆朝曆代實在是難得。另外宋朝一度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還出現了較早的紙幣“交子”。宋朝的文化璀璨,出了很多大文人。比如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蘇洵、蘇轍、曾鞏、米芾等。宋朝還是政治開明的朝代,出了很多名臣,比如範仲淹,韓琦,富弼,包拯,司馬光等。這些都得益於宋朝頂層結構初始創建者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出生於洛陽,祖籍河北涿州。趙家世代為官,趙匡胤的高祖父在唐朝的時候做過幽都大令,曾祖父官職做到禦史中丞,祖父做到涿州刺史,父親趙弘殷也官至都指揮使。這是妥妥的官僚世家。很多時候,世人討論朝代更迭,總是說很少有真正意義的農民起義。曆朝曆代除了劉邦和朱元璋,基本都是世家出身的人做的開國皇帝。其實客觀地說,任何事情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做生意都需要本錢,何況是打天下。普通人無論從資源還是認知水平上說,想要做一件事情本身就先天劣勢。

和大部分皇帝出身一樣,趙匡胤也沒有脫離神奇的異象。據說趙匡胤出生之時,紅光環繞空中,還帶著一股奇異的香味,一晚上都沒有消散。趙匡胤出生於軍營之中,從小喜歡騎馬射箭,不好讀書。趙匡胤的母親杜氏勸他讀書,將來能做個一官半職。趙匡胤卻回複母親:“治世用文,亂世用武。現在正值亂世,兵戈四起,希望熟悉武事,日後也好安邦定國,出人頭地,不至虛度一生。”杜氏笑道:“你隻要能繼承祖業,不至家族中道衰敗,也就算是幸運的了,還想什麼大事業。”趙匡胤卻說:“唐太宗李世民也不過是一個將門之子,為什麼他可以化家為國,成就帝業,我也要像他一樣作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有人覺得是史家對趙匡胤的美化,說明他年少時的不凡。其實不然,你看,多麼熟悉的場景。其實每一個人小時候都是有夢想的。我們小時候有的想做科學家,有的想做警察,有的想做醫生,隻是長大後基本是為了幾兩碎銀奔波輾轉罷了。能兌現小時候理想的人少之又少。

趙匡胤從小天性好動,喜歡和其他人比賽騎馬射箭,很多人都贏不了他,所以就有一些同齡的少年對他產生嫉妒之心。有一日,一個少年牽來一匹惡馬,故意想讓趙匡胤出醜。少年對趙匡胤說:“這匹馬雄壯得很,沒人可以騎它。我認為你一向有馴馬的才能,或許能馴服它,所以特地來請教你。”趙匡胤仔細打量了這匹馬,身體高大肥壯,但也沒有特別之處,便答應下來。趙匡胤從少年手中取過馬鞭,躍身上馬,飛奔而去。這匹馬四蹄展開,風馳電掣,不一會兒就跑出了十幾裏地。猛然間前麵有一座城,眼看前麵有人,趙匡胤想勒馬返回,這馬卻瘋了似的直奔城門而入。湊巧門框和額頭高度差不多,這要是撞上去非得腦漿迸裂不可。趙匡胤急中生智,連忙一個後仰,翻下馬背,躲過一劫,加快腳步,追上烈馬,騰空而上,重新騎在馬背。這馬也是被趙匡胤矯健的身手折服,也就聽話起來。此時那個少年也追了上來,看到趙匡胤安然無恙,自然心中徹底佩服。從此趙匡胤的名聲傳開,很多少年都對他敬愛有加。

每一個創業初期的老板都要有自己的初創團隊。比如劉邦的漢初三傑,隋文帝的關隴集團,朱元璋的淮西集團。趙匡胤也不例外。自從趙匡胤的勇武名聲漸漸被傳開,身邊也結交了一些少年英雄。這些人自然也是後來擁護他坐上皇帝寶座的核心成員。少年時,與趙匡胤關係交好的人最出名的莫過於韓令坤和慕容延釗。傳說有一次趙匡胤與韓令坤等人在土窯中賭博,忽然聽到外麵有鳥雀聲嘈雜,聲音很大,讓人驚訝,還以為是外麵有什麼野獸出沒。所以幾人帶著弓箭出去查看情況。沒成想沒看到任何異常,少年人忍不住技癢,於是就抽弓搭箭比賽射鳥。然而後麵的土窯忽然坍塌。眾人都是嚇了一身冷汗。這才意識到原來是鳥雀們間接地救了他們。於是幾人將射死的鳥兒掩埋。也算是表達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