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觀念裏,沒有攀比這一說。你好我會開心,你不好也不會嘲笑你。並著眾生一切平等!
第二個故事就是我父親那邊親戚的事。而且還上了中央電視台晚七點新聞聯播。
北鎮。一個風景秀麗的小城鎮,自隋開始就是北鎮的五大鎮山。元、明、清皇上登基時都照例到山下北鎮廟遙祭此山,一躍而為東北地區名山之首。
我爸的養父母就在這個小鎮上居住。“大奶”這個詞可不是不三不四的詞,而是我自打記事就這麼叫她。大奶家有4個孩子,3男1女,我爸被抱過去就排到老5。一直到我爸成年,老爸的奶奶需要照顧就返回了沈陽。在回去的前一晚上我爸被叫到麵前,就把這事跟他說了。
“記啊,你不是我親生的,以後就叫我嬸,叫他叔”
他們家一直很富有,“大爺”這個人從小也是窮苦出身,那個時候70年代就開始了倒賣麵包車和零件。正是那時候的風口就發了家,在當地也算是有經濟實力的一戶人家。正如新聞裏播報的那樣,大爺始終覺得生意場上沒有當官的做後盾始終不是個事,就把自己的小兒子老三推到了公安局,並最終熬到當地公安局局長的位置。
記得小時候我們去大奶家拜年,都是先到門房登記,然後不走正門跳旁邊的窗戶進去,人家裏雞鴨魚肉、大蝦、海參之類的都是我不曾見過的美食。就跟劉姥姥旁的板兒一樣,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吃!在父母攔著、我頑皮的搗亂下,父親第一次對我的這種熊孩子行為扇了一個大嘴巴子。
這是他第一次打我。我嚎啕大哭,我媽趕快跑來護住了我,對我爸一頓輸出,把這些年我爸的好吃懶做、天天在家當大少爺的事全部傾泄出來,帶著我就要回家。大奶會做人,趕快跑來安慰,並給我單獨夾了些吃的出來,讓我媽陪著我吃。自那時候開始,我就才感覺到自卑和丟臉。自卑是因為家庭原因,丟臉是因為窮。
每說到窮這個字,大奶都會打我媽,
“不要把這個字掛嘴邊不好,你越想什麼就會越來什麼,年紀輕輕的總說這樣的話,要有點自信”
是啊人生不就是這樣,要奮鬥和努力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是這種觀念中她的兒子們卻做出了違背奮鬥和努力事。
老三,家中排行第三名。是這家人最閃耀的人,一路從當地的公安局長爬到遼寧省當局長,在大連也做了官,最後在江蘇自己投案自首。
小時候過年去他們家玩,其它孩子嫌棄我髒(嫌棄我穿的不是名牌,長的也不好看,都叫我小黑,也都不和我玩)隻有三叔家的孩子“暖暖”(她的小名)和我玩,可能是看我可憐吧,把我帶去一間屋裏看她口中說出來的寶貝
“你看看”她激動的和我說,小手從櫃子上拿下來一個棕色的小包,並且打開了扣子拿出來一把精巧的小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