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下自我介紹吧~
他叫王凱鋒,性格外向,活潑開朗,自信大方。
我叫曹靚,性格內向,膽子極其小,說話會臉紅。
用班主任的話來講,我們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我們在同一所高中,奇妙的緣分來自於高一下學期的分班。
高一下學期,開學第一天分文理班,我們兩個人都選擇的理科班,24班(後麵高三好像是增加了一個尖刀班,所以我們成了25班),他是因為理科好,而我是因為不喜歡文科。
與他有關的一些事情都是在一起後,才慢慢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有時候想到這個不免讓我感到神奇,怎麼唯獨把一個見過兩三麵的隔壁班男同學記得這樣清楚。因為喜歡他才有了這些回憶,如果沒有喜歡,可能永遠也不會想起,真的很奇妙。
分班那天我和三個原來班的同學站在一起聊天,去的第一天是隨便找座位坐,我們四個人坐在中間靠後的位置。走進一個新的教室,裏麵大多都是不認識的同學。那天,他從前門走進來,我心裏想:誒,這不是隔壁班的那個男生?他也在這個班。那天是晚上,可是記憶中他走進來,我總覺得陽光都是耀眼的,並且隻有他是清晰的。
高一上學期,他在10班,我在11班,兩個教室都在教學樓二樓。下課我一般不會出去,就靜靜地坐在座位上,偶爾抬頭看看外麵。經常能看到他抱著一顆足球,從他們班後門出來,或者從後門進去,他可能在教室後排坐著吧。
高中有“值周”,每個班級負責一周,具體有查早操、衛生、眼保健操、晚自習紀律等等。輪到他們班值周時,他剛好負責我們班,帶著那頂紅色的帽子,從前門走到後門,我坐在靠牆後排,他是從靠牆與中間的過道走過去的。
分班前離得最近的一次,是在操場上活動課(我們兩個班是一起上活動課的)。那節課,他和他的同學Y一起,我和我的初中同學Q一起,Y和Q他倆是一對,他們在說話,我們兩個都站在一邊分別等他們。那天,雖然離得很近,但是我隻看到他的側臉。
分班前,僅限於抬頭看到走進他們班的他,哦還有在操場看到站在那裏的他,走進我們班的他。雖然總見他抱著一顆足球,但是分班前還真沒看到過他踢足球,因為和他在一起前我都是堅定的覺得籃球酷酷組,誰看足球呀(僅代表當時......我這強烈的求生欲)₍˄·͈༝·͈˄*₎◞。
至於我對他的印象是什麼樣的呢?陽光,背很直,鬧騰,有時也有點點嚴肅吧,愛足球,愛玩......
他的性格、處事、所為,都是我所渴望卻不及的。
他對我的印象是什麼呢?分班前他對我沒有印象!他真的是一個在很多事情上記性都一般般的人兒,將我們的這些故事講給他聽時,他都驚訝於自己這麼會談戀愛啊,OMG~
高中經常寫不完作業,因為有的地方聽不懂就不會做,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可以完成,但是僅有的寫作業時間對我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經常性在奮筆疾書地抄作業,而他在認認真真地一道一道做。
“你不快點寫嗎,要收作業了”,我說。
他依舊淡定,“抄,有什麼用呢,還不如我自己做幾道題”。
我......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男孩子,我很佩服他,我也完全同意他的觀點,可是我又要塑造一個“好學生”的形象——按時完成作業。他所做的就算是一道題,也比我抄完一整張卷子收獲的多。
“咱們班英語還有考50分的呢”,在路上跟W(我的好朋友1)一起聊天時她說。
“啊!不會吧!誰呀?”,我表示震驚,我無法想象滿分150,英語考50,英語誒,這可是英語。
“王凱鋒”,W淡定說道。
W是我們班英語課代表,也是我高中時期的好朋友,因為是課代表所以會注意到同學們的成績吧,畢竟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大家往往或多或少會關注一些。他的英語emmm就如同我的物理一般,不開竅。這是我第一次關注到他的成績。
W和他是同一個初中,聽W講初中的時候她就見過他,有時去辦公室交作業,能看到他在他媽媽的辦公桌上寫作業。
W說明明王凱鋒的媽媽溫溫柔柔的,他怎麼這麼鬧騰。是呀,他怎麼這麼鬧騰,總喜歡在上課時出一些“洋相”,感覺他每天都好快樂呀。困了就趴桌上睡,想玩就請假回家,沒寫完作業也不抄,不會的題直接上課或者自習問,而我在擔心什麼呢?可能在擔心上課睡覺被老師罵,請假回家怕耽誤學習,沒完成作業被說,不會的題太過於簡單而丟臉。
每每上課因為一些個人見解或者解題方法與老師所說不同時,他會勇敢站起來,自信而又大方地向老師表達自己的觀點解法。某一天他坐在靠牆第一列的第一排,那節是什麼課我忘記了,可能是數學或者物理?生物化學語文也有可能哈哈哈(絕不是英語),屬實不太記得了,隻記得他站起來自信到發光,那天應該是個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