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雲山,西峽穀,風鳴清泉石上湖。
八極劍廬,祠堂內。
李牧之跪在蒲團之上,正在進行及冠之禮。
祠堂燈光昏暗,森嚴地列著先人們的排位。他麵容白皙,眉宇冷峻,神情肅穆地目視著前方的牌位。
“牧之。”
一個中年美婦人的聲音從身後響起,她長得美豔,穿的卻十分素淨。
李牧之聽到婦人的聲音,冰冷的臉上浮現出了溫暖的笑。“師娘,你來了。”
“你滿二十歲了,恭喜。”
師娘雙手捧著黑色的冠帽,緩緩踱進祠堂。她的身後跟著幾個劍廬的小孩。
“及冠之禮,開始!”
在師娘的帶領下,眾人先後參拜了先人排位。排位之中,還包括她自己的丈夫,已經犧牲的本代八極劍掌門——汪靈通。
“及冠,佩劍!”
隻見一個小孩遞過冠帽,小心翼翼地走到李牧之跟前。
李牧之舉手接帽,戴在頭上,禮成!
師娘此刻把寶劍遞了過來。
“牧之,這把希夷劍,是你師傅生前心愛的一柄劍,如今我代他送你。”
李牧之神情嚴肅,雙手接劍。
“你師傅常說,你是八極劍派不世出的人才,從小對你寄予厚望。如今門派凋零,劍派中興的重任,就在你身上了。”
“我……感覺壓力有些大。”
“難為你了,剛剛及冠就……”美婦人歎了口氣,“隻可惜五年前的江口一戰,我八極門人死傷大半,已無往日興盛。”
李牧之那時才15歲,外敵入侵,西北邊境告急,師傅帶著八極劍門人抗擊外辱,一去不歸。
“幸好你當時沒有成年,不然,唉……”
李牧之想起往事,有些落寞:“為什麼師傅和師兄們一定要去呀?”
“如果山河國破,遭殃的就是無數的平民百姓了。八極劍祖,乃是昔日武當一派的得道高人,驅除韃虜之誌向,自然一脈相承。”
“師傅常常對我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沒錯,八極劍禦敵於國門之外,就是為國為民。”
師娘柔聲說:“你天賦好,當年你師傅20歲的時候,八極劍法才剛練到第2重,堪堪駕馭2把虛劍,你可比他強多了。”
師娘回憶起了往昔,臉上浮現出一抹笑容,“牧之,可你的20歲,劍法已經練到第3重了,現在進境如何?”
李牧之說:“虛劍已經收發自如,劍陣也練得純熟。”
師娘滿意地點點頭:“這意味著,你即將突破第4 重了。那可是你師傅35歲才達到的境界。”
高台之上,朗日當空,碩風吹拂在廣闊無垠的高山之中。
眾人出了祠堂,李牧之戴著黑色冠帽,鄭重地把希夷劍佩戴在腰上。他挺直了脊背,望著萬裏晴空,壯懷激烈。
西峽穀的風,日日夜夜吹拂在青山之間,充滿了生命力。
“牧之,八極劍門人,及冠後就要下山曆練,你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真的準備好了嗎?就要下山了嗎?
李牧之有些感歎,他不知道外麵的世界是如何?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回西峽劍廬。他知道必須要去,及冠以後下山曆練,是八極劍不變的傳統,是師傅常說的“見天地”!
“你師傅說,及冠下山後,讓你去北靖王府效力。我是個婦人,不懂掌門的深意。既然是掌門遺命,你我自當遵從。”
師娘把準備好的包裹遞給李牧之,包裏放滿了的物資。
“給北靖王的推薦信也在裏麵,你要好好保管。”
“出門在外,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包裹裏有一些盤纏,地圖,衣服,還有感冒藥、金瘡藥、止痛藥……”
昨天是一同整理好行囊的,即便如此,師娘仍舊忍不住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