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理解表演行為的秘訣(1 / 3)

您的孩子是否拒絕對任何事情承擔責任?或者,也許你的孩子扮演受害者牌,擅長扭轉爭吵,讓你覺得自己才是罪魁禍首。你可能沒有意識到,你的孩子存在一些思維錯誤,這些錯誤證明他們可以為所欲為,或者逃避做事。

什麼是思維錯誤?

有一個你覺得很難拚寫的單詞嗎?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不得不停下來思考,然後才能拚寫出“他們的”這個簡單的詞。我會問自己,是“ei”還是“ie”?這是我的一個思維錯誤。思維錯誤和錯誤之間的區別在於,錯誤是單一事件,而思維錯誤是一遍又一遍地犯同樣的錯誤。

此外,我們通常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相比之下,我們相信我們的思維錯誤並不是錯誤,盡管它們確實是錯誤。除非有人向我們指出,否則我們甚至不知道它們是錯誤的。即便如此,我們並不總是相信這一點。

行為思維錯誤是同一類事情——想象一下你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的拚寫或數學錯誤。同樣,思維錯誤使人們能夠為自己一次又一次采取的不負責任或弄巧成拙的行為辯護。

當孩子們的思維錯誤導致他們變得好鬥、冒險、逃避責任或試圖操縱他人時,他們就會陷入麻煩。對於青少年來說尤其如此,因為他們正處於成長的階段,需要學習如何應對生活。他們必須弄清楚如何管理焦慮、履行職責、完成任務以及坦誠地溝通。

對於孩子來說,思維錯誤是一種特別具有破壞性的習慣,因為它們會阻止他們學習通往人生成功的基本技能。

父母需要認識並麵對思維錯誤

作為父母,學會識別孩子的思維錯誤至關重要。然後,你需要麵對孩子他們的思維錯誤。這種類型的對抗會導致變革。

順便說一句,對抗並不意味著敵意或憤怒。這意味著正麵處理並誠實。事實上,當你麵對思維錯誤時,你表現出的情緒越少越好,因為清醒的頭腦讓你更有機會理解你的孩子。發揮家長的溝通技巧:在表情和語氣中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如有必要,可以對著鏡子練習一段時間,或者當你獨自在車裏時。

以下是孩子們常犯的五種思維錯誤,以及家長如何糾正這些錯誤。

思維誤區一:受害者立場

使用受害者立場的孩子的戰鬥口號是:“這不是我的錯!” 當他們沒有履行自己的責任並受到挑戰時,他們不可避免地扮演受害者。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古老的借口,“狗吃了我的作業。” 孩子在這裏真正想說的是:“我是狗的受害者。” 如果老師說:“放學後你必須留下來完成作業”,而不是承認自己的錯誤,孩子會覺得自己是被冤枉的。

同樣,如果你的孩子打了他的妹妹,他可能會說:“但她打擾了我!” 換句話說,他是在說:“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而不是我的妹妹。”

所有人都會時不時地將自己視為受害者;這是正常的。然而,兒童和青少年常常將自己視為受害者,從而幹擾他們的情感和功能發展。

但如果你的孩子被允許過於頻繁地使用受害者的立場,他們就會開始一直把自己視為受害者。

當青少年認為某項任務太難、太無聊或太愚蠢時,受害者的立場是他們使用的主要逃避方式之一。每當他們受到挑戰或麵對時,他們就會看到不公正。這種立場使他們非常忘恩負義和充滿敵意。這也阻礙了他們履行自己的責任。

可以這樣想:如果你的孩子沒有履行責任,通常自然的後果應該會幫助他們改變。但如果他們認為這是不公正的,並認為自己是受害者,那麼他們就不會為變革承擔任何責任,而且他們可能不會。

如何麵對受害者的立場

我認為你應該明確而直接地質疑你的孩子使用受害者立場的行為。例如,如果您從老師那裏發現您的孩子沒有完成家庭作業,請對您的孩子說:

“你的老師打電話給我,說你的作業沒有完成,但你告訴我你已經完成了。這是怎麼回事?”

然後讓他們回答並聽他們說完。假設您的孩子給您講了一些受害者的故事。我建議你避免為此與他們爭吵。相反,你可以非常清楚地說明:

“你是一名學生。這是你的責任。如果你需要幫助,你必須向別人尋求幫助。你不是這裏的受害者——你可以做出選擇。”

您還可以對您的孩子說:

“聽起來你是在給我找借口,或者責怪你的老師沒有完成你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