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9年。
晚清國子監祭酒王懿榮自覺身體不適,憑著對自學醫術的自信,決意打破醫者不自醫的禁錮,溜噠去老字號鶴年堂抓藥,在坐堂的建議下,買了點龍骨準備來個君臣配伍,隻是回家後對這龍骨一細辨,自學醫術瞬間拋擲腦後,金石與書法專業上線。
惜乎龍骨太少太碎,買光老字號的庫存仍覺難以拚湊,於是拜托一個長期合作的古董供應商去大量收購,通過這一頓操作,終於將其斷為商代文字,憑一己之力將漢字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成功卡位甲骨文研究奠基人。
1900年,義和團湧入京城,被迫棄文從武,時任京師團練大臣的甲骨文研究奠基人悲歎:“此天與我以死所也。”
缺錢缺人的甲骨文研究員不得不給妹夫張之洞寫信求助。隻是不等妹夫搞定軍援,六月,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向北京攻擊,京城外圍,直隸總督裕祿戰敗自殺,水師大臣李秉衡兵敗自殺,研究員開始做必死準備。
七月,八國聯軍炮轟北京,慈禧跑路,軍機大臣跑路,大學士徐桐和戶部尚書崇綺絕望自盡,同樣絕望的研究員仍在堅持組織抵抗,毫不意外的很快潰不成軍,回家後與家人說:“吾義不可苟生!”,隨後吞金自殺,無奈家裏的存金太小,沒死成,繼續服毒,發現自學醫術下買的毒藥有問題,又沒死成,無奈之下與夫人、守寡的長媳在後院投井自殺,終年56歲。
奠基人悲壯離世後,其敗家子將所藏1000多塊甲骨賣給了劉鶚。同是金石學家的劉鶚得到這些甲骨後,立馬奔走齊魯趙魏之地,凡一年,前後收得3000餘片。
1902年,劉鶚親家亦同樣也是金石家羅振玉來串門,開始為甲骨文進行墨拓,次年劉鶚作《鐵雲藏龜》一書,成為研究甲骨文的開山之作。同年,學者孫詒讓以《鐵雲藏龜》中的甲骨資料為基礎,著成《契文舉例》一書,這是首部有關甲骨文研究的專著。
1904年冬天,受國際國內研究員采購需求增加,小屯村民開始玩命挖掘甲骨文。
1908年,羅振玉明察暗訪,終於找到了甲骨文的真正出土地河南安陽小屯村。
1909年,劉鶚在烏魯木齊去世。
接下來六年裏,羅振玉舉家前往日本,王國維同行,期間多部甲骨文研究書籍出版。
1915年,羅振玉歸國,踏訪殷墟遺址。
1916年,王國甲骨文研究著作發表。
1917年,明義士《殷墟卜辭》出版,成為西方學者所編的第一部甲骨著作。
1918年,林泰輔成為踏訪殷墟的第一位日本甲骨學者。同年年紀為24歲的董作賓剛剛從南陽師範學校畢業,接著考入河南育才館,第一次得知還有一種刻在烏龜殼上的文字。
後麵到1926年末,王襄、商承祚、葉玉森、王國維等學者多部甲骨文研究成果出版。
1927年,王國維自殺。
1928年,北伐軍打到安陽,戰事結束後,小屯村民繼續大挖特挖。2月,郭沫若《卜辭中之古代社會》發表。8月,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派董作賓赴河南省安陽小屯村,調查甲骨出土情形。10月,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派董作賓主持安陽小屯村科學發掘甲骨文工作。此為中國考古學史上著名的15次大規模科學發掘殷墟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