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瑜,這……”
程舟也知道不可能和許曉瑜一塊回去,總得先回趟家和家裏通個氣,再找機會拜訪,十分善解人意道。
“我家裏的人應該很快也到了,你們先走吧,沒關係的,我在這等周易安一塊回去。”
反正兩人家裏離的也近,許曉瑜點點頭,也沒糾結,把鞋帶的布包交給許江毅綁到單杠上,隨後就跳上自行車後座,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道路兩邊的景色不停後退,熟悉又陌生的街景充斥著她的記憶,她久違的升起一絲緊張,這大過年的,一家人肯定都在家等著。
記憶裏大姐在她下鄉前還處了個對象,不知最後結果咋樣,也沒寄個信說結婚啥的,二姐隻比她大兩歲,在服裝廠上班,她身上穿的這套黃襯衫就是這位二姐改的,可能是年紀相當,兩人的關係也最好,她更是有些憂慮。
但不管怎麼想,自行車終究是到了。
和車站那邊較新的建築不同,這裏是老城區,巷子道路規劃的很混亂,許江毅帶著他繞了好幾個小巷子才到原主所住的那個大院。
大院裏吵吵嚷嚷,十分熱鬧,有熟悉的嬸子見了她還打招呼,進了自家門,一家人正準備開飯呢,見了許曉瑜,欣喜之餘,反倒比她要更加“近鄉情切”。
特別是做父母的眼眶都紅了,許媽媽趕緊上去拉著她查看,發現沒胖也沒瘦才鬆了口氣,想問的東西太多,一時間反而無法開口。
還是二姐許佩蘭笑著開口。
“爸媽,曉瑜大老遠回來還沒吃飯呢,有啥事吃了飯再說唄。”
“對對……吃飯,曉瑜咱們先吃飯,我大早上開始忙活,讓你爸出去買了不少你愛吃的菜,咱們曉瑜多吃點……”
二姐和她不愧關係最好,這麼長時間不見,也沒有一絲生疏,飯桌上不同於父母緊張愧疚生怕說錯話的樣子,反倒神色自然的問她在鄉下的趣事。
許曉瑜一邊把碗捧著,接著四麵八方夾過來的菜,也和她聊了起來,看出她還是在觀察自己的神色,沒發現不愉快才繼續回話,不免感歎原主真是幸福,一大家子都寵著。
“三哥上次回來也應該也和你們說了,我在那邊沒有受啥苦,幹的也是最輕鬆的活,咱們大院裏也有別的知青回來過年,你們應該也看到就我一個人沒有曬黑,我是真沒吃啥虧……”
“還有爸媽,其實我早就不怪你們了,不是我過去,也是哥姐過去,他們在城裏還要工作呢,我不能太不懂事,下鄉這個事兒就算過去了,你們也別記著不寬心了。”
許曉瑜明白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子女下鄉父母都會黯然傷神,平心而論,一家人已經遷就她夠多了。
原著家境其實在a市算不上特別好,從全家共用一輛自行車就能看出來,但是這種家庭在她下鄉時幾乎把家裏大半的錢和票都塞給她了,姊妹幾個也毫無怨言,是真的挺難得的。
父母自然看出女兒沒受苦,大院昨天回來個下鄉的,那是又黑又瘦,看的人心驚,但她心中的心疼還是避免不了的,現在聽她這麼一說,一時間欣慰極了,擦著眼淚不停的感歎曉瑜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