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權知開封府是祖籍大名府的王祐,太宗皇帝前期的開封府的知府基本上都是幹不長的。
這位王知府也是在知開封府的位置呆了不到半年的時間而已,這開封府所管轄的地方又是天子腳下。
看似是管理著一府百姓的父母官,可惜這開封府裏麵又有著非常多的比這個知府還大的官員在。
所以王知府在就任以後一向都是小心謹慎的處理事情,可有的時候就是怕什麼來什麼。
今天居然有商戶來狀告二鍋頭酒廠欺詐他們,而且這些商戶看起來還不少。
作為開封府的知府對於開封府發生的大事也是有所了解,他當然也知道現在在這京城裏最熱門的就是這個二鍋頭酒場。
因為這個二鍋頭酒場近期確實是大肆收購了大量的酒坊和酒場而在開封府重新簽訂過契約。
這也是讓開封府的契稅收入增加了一大筆,當然這些也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現在的汴京城裏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二鍋頭酒場就是楚王的產業。
楚王可是當今皇帝的長子,甚至於有可能會成為太子的人物,雖然現在這個楚王與皇帝之間的關係不太和諧也是朝野皆知的事情。
不過最近楚王的名聲卻也是在士林之間傳開了,主要也是因為楚王一下子居然有了如此多的佳作傳開來。
就算是當前的詩詞大家也是自認難以企及,所以近期關於楚王的傳言也越來越多了起來。
今天到府衙來上告二鍋頭酒場的商戶似乎也是沒有那麼簡單,王知府剛開始還是想勸一勸這些商人。
可惜這些商人並不買知府的賬,一心隻想著撕毀與二鍋頭酒場的協議拿回自己的酒坊。
王知府拿過他們的狀紙和他們與二鍋頭酒場所簽署的協議看過,眉頭一皺他也是知道這事似乎就是二鍋頭酒場沒有按照收購協議來付款所導致。
“還請王知府為我等小民做主!”
這些人如此固執的直接跪了下來請求知府做主,意思也是再明顯不過。
王知府看到如此情景也是隻能是按照訴訟的正常流程來處理,於是就讓這些人先下去休息了,趕緊的安排衙役去尋找二鍋頭酒場的人過來應訴。
當二鍋頭酒場的胡掌櫃匆匆趕來開封府衙的時候,隻見此時府衙之外也是已經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
其實這些百姓很多也是這些商戶找來的,就是為了等著看楚王府的笑話。
也有一些是趙齊找來的,當然也是為了等楚王府的人敗訴的時候把這個消息給宣傳出去,讓更多的商戶都一起來上告楚王的二鍋頭酒場。
恐怕到時候楚王就會因為這個二鍋頭酒場而焦頭爛額,如此多的商戶上告不管怎麼樣都會對於楚王的聲譽造成影響,而且這樣一來也正好給朝中的言官找到了攻擊楚王的一個借口,如果因此能夠讓楚王搬出東宮那就更好了。
可惜這一切都隻能算是趙齊等為了討好陳王之人的異想天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