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文化傳承的重要性(1 / 1)

大家好,今天很高 興 有 這 個機會, 跟 諸 位 長輩 、 學 長 一起來探 討 、 交流我 們 老祖宗留下來 的 這 些千古文章。 這 些文章都是 讓 我 們 明白做人的道理, 都承 載 著老祖宗的智慧、學 問 ! 通 過這 些文章, 讓 我 們 世世代代的後代子 孫 能 夠 明白做人的道理。所以聖 賢 人都 說 , 文以 載 道、 文以 貫 道、 文以明道, 這 些文章都 貫 通了古聖先 賢 的智慧, 讓 我 們 明白古聖先 賢 的教 誨 。 承 傳 千年下 彥 的家道 跟大家交流文言文 對 我來 說 也是百感交集。因 為 我 記 得我在念高中的 時 候, 文言文 課 曾 經 考 得很差, 全班第二名, 倒數第二名, 四十四分, 把老 師 氣得半死。 所以人生 該 學的 東 西要趁 早學好, 學不好, 以後 還 得學, 不如早點把它學好; 應該 幹的事, 就早點幹;已 經發 的願, 好好地去成就, 若 發 了空願, 以後 還 得做。 我 們 在 這 個大 時 代, 麵 對倫 理道德文化的承 傳 , 應 有當仁不 讓 的 責 任。 因 為 假如我 們 再不 傳 承 這 些道德學 問 , 後代子 孫 就不懂得 倫 理、道德、 因果 這 些道理, 他 們 的生活、 人與人的關係, 很可能就像 書 上 說 的, 不明 倫 理道德, 生活就 跟禽 獸 差不多了。我 們 中 華 民族的兒女 絕 沒有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愈來愈差的。我 們 五千年的 曆 史, 每一代的人都希望 給 後代恩 澤 、 給 後代 樹 立好的榜 樣 , 所以我 們 才有五千年璀璨的文 化。 這 五千年的文化 絕對 不能斷送在我 們這 一代的手上。假如斷在我 們 的手上, 我 們 上無以 見 祖先, 下無以 對 後代子 孫 。 其 實 文化承 傳 的重要性, 我 們這 一代人的體會 應該 是最深刻的。我 們 看, 我 們 父母那一代都 懂得孝 順 父母, 都懂得 對 兄弟盡道 義 、 夫 婦 盡情 義 , 好像 這 都是他 們處 世待人的 標 準, 他 們 不願意 違 背。 可是到我 們這 一代, 甚至我 們 的下一代, 好像是唯利是 圖 , 都隻想到自己, 這 些仁 義 禮智信好像離我 們 、 離下一代愈來愈 遠 。 所以一代不 傳 , 可以從全世界文化 傳 承最悠 久的民族跌到最短 視 的民族。 現 在 華 人世界呈 現 的短 視 到了什麼程度?可以為了一點點錢,傷害,甚至殺害自己的父母,自己最親的人。所以不明做人之道,就“日淪於禽獸”,整個被欲望給控製住,就很可悲了。

從我們這一代來看,傳統禮教沒有失傳,我們小的時候都是“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很自然的。吃飯都是我們去請爺爺奶奶吃飯,都是親自盛飯給爺爺奶奶,我們這一代是這麼做。我們的下一代現在是什麼情況?現在是爺爺奶奶叫孫子吃飯。一代人不傳,就倒過來了。所以現在孝子、孝子,幾千年來是孝順父母叫孝子,可這幾十年不傳,孝子變成父母孝順兒子,為孩子做牛做馬,然後孩子還真把父母當牛馬。由此我們就可以體會得到,“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所以我們今天學文言文,還是為了承傳道統、承傳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我們一起來學習文言文,是遵循著五倫八德來挑這些文章,借由這些文章提升我們的道德、提升我們的修養。而師長強調,我們這幾年很重要的,是要紮根:紮德行的根,紮儒釋道的根,也要紮文言文的根。因為文言文是我們深入經典的工具,好像鑰匙一樣,我們懂得了文言文,就能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

那怎麼樣懂得文言文?大家剛剛把書翻開來有沒有頭暈暈的感覺?首先,大家不要擔心,連考四十四分的人都能學了,你們鐵定沒有考過我這麼“好”的成績,倒數第二名的成績。所以熟能生巧,李炳南老師說的,能熟背五十篇文言文,就可以看得懂文言文;熟背一百篇文言文,就可以寫文言文。而每一個人都有明德,既然有明德、有智慧,一定可以把它學好;學不好,也是這個心產生恐懼造成的。所以學文言文首先要相信自己能學好,不要害怕,而且要抱著感恩的心來學:這是幾千年古聖先賢積累下來的智慧,都是為了造福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