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我不知道取什麼名字,就拿曆史上宋英宗改名後的名字來用了。)
至和二年,皇長子趙曙被封為親王。
嘉佑元年,八歲的趙曙被立為皇太子。
無論是前朝,還是後宮,都陷入了震動。
趙曙由張貴妃所出,一向得官家寵愛,趙禎視這個孩子為掌上明珠,迫不及待地要把最好的都給他。
一開始有不少大臣反對,理由無非是皇子年紀太小,恐怕受不住,但都被他一一駁回。
在趙禎的一力堅持下,趙曙被立為太子,將成為大宋下一任皇帝。
趙禎之所以這麼急著想要立趙曙為太子,除去他對趙曙和張貴妃的偏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不放心。
如果不早定名位,誰知道死之後,會有什麼變故?
他用最壞的心思來揣測——萬一曹皇後不想立張貴妃的兒子,在他死後作妖怎麼辦?
隻有早早確立趙曙的皇太子地位,同時培養他的班底,這才不會給曹皇後機會。
曹皇後本人得到消息,並無異議,甚至還覺得好笑,官家這是防著她呢。
她的確想要以太後身份幹政,但看完天幕以後,她就沒有這個心思了。
趙宗實對她是什麼態度,她也看到了,這還是隻是過繼來的,更不用提張貴妃生的兒子了。
她想著,與其讓自己難堪,不如做太後安享尊榮,想來張貴妃也不是傻子,不會對她這個正宮皇後如何。
苗賢妃則大笑幾聲,對福康公主說道;“好孩子,不出我所料,你有依靠了!”
早在張貴妃還沒生太子的時候,她便積極討好張貴妃,完全加入了張貴妃的陣營。
張貴妃雖然驕縱了些,但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人,見她小心討好,自然也樂得接受。
二人關係親近之後,張貴妃還答應了她一件事,保護福康公主。
若張貴妃沒有生皇子,她隻需要吹吹枕頭風,為福康公主找個良配。若張貴妃生下了皇子,便會庇護福康公主,將她當作自己的女兒來看待。
而苗賢妃投桃報李,在後宮會全力支持張貴妃,哪怕要和曹皇後打擂台,她也在所不惜。
為了女兒的幸福,她什麼都可以做。
現下張貴妃不僅生了皇子,這個皇子還被立為皇太子,苗賢妃欣喜不已,她女兒的終身有靠了!
趙禎是個慈父,可女人更懂女人,張貴妃也是有過女兒的,又度過了死劫,心情正好,因此會同情苗賢妃,並伸出援手。
這些年,苗賢妃也在不斷遴選合適的駙馬人選,為了女兒的幸福,她挑剔到了極致。
她的女婿,家世不求太高,隻求清白,父母慈和,容貌呢也要過關,福康公主可是要和他過日子的,不能太醜。
最重要的還是人品,不求對公主如何堅貞,隻求他是個正直之人,對能和福康公主相敬如賓。
苗賢妃甚至還考慮到梁懷吉的問題,如果福康公主真的喜歡梁懷吉,駙馬最好可以接受,同時她和女兒都不會對駙馬的後宅之事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