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大磨無閑田,糧食堆滿倉。
上承風調雨順,下啟國泰民安。前有割穗收麥,後辦慶典開懷。
難得的好年成,於是大磨村長老們會召集村民開會,討論豐收慶典的籌備事宜。
“大家靜一靜”木拐李長老提高嗓子止住喧鬧的眾人。
趙老太公接著說“今天,就是一起商量個慶典的安排,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這一來是慶祝糧食豐收,咱們村自己高興高興,二來是迎接操縣太爺來村裏視察”。李長老拖慢語速說道。
“首先,就是這個時間安排”趙太公向族人問道。
眾人嘰裏呱啦的一陣討論,“我看七月半間就蠻好”劉太公發言道“既祭拜神靈又敬畏鬼魂還寬慰人心”。
眾人覺得很有道理,紛紛點頭。那好,就定七月半了,李長老拍案而定。
“至於地點嘛,我看就定在大磨糧倉的曬場上吧”徐長老抿抿胡須說道。
“最難的問題來了,這個活動安排比較麻煩,咱們眾人想的終究沒有統一答案。”徐太公發話說道“不知劉家院的孩子們願不願挑戰一下呀”
“嘿,誠惶誠恐滴,我們盡量辦好”劉太公勇挑重擔,一口答應。
“那麼好,劉家院接了重活,其他各院也不能閑著,要積極配合,”徐太公笑著說。
“要記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物出物,不得有誤”李長老頗為嚴肅地說道。
劉家院接著活幹,劉太公把活分給大房幹,大伯全權處置若幹。
在大伯的調配下,村民分工合作,負責各種籌備工作。
有些人負責打掃場地,有些人負責搭建木台,有些人負責布置現場,還有些人負責準備食物和酒水等。
長老們精挑細選出一束大麥穗,作為豐收的象征,大磨村的顏值。
村民們會互相幫助,把家裏最好的農產品帶到現場展示。這些農產品包括五穀、蔬菜、水果、家禽、家畜等,展示豐收的豐碩成果。
小姑娘小夥子和孩童們會準備各種表演節目,如舞蹈、歌唱、戲劇等。他們會在農閑時加緊練習,確保在慶典上為村民們帶來精彩的表演。
女工們還會準備各種手工製品,如剪紙、布藝、編織等,作為裝飾品和禮物互相贈送。
家庭主婦們會忙碌地準備美食,如糕點、麵食、肉食等。她們會把自己最拿手的菜品帶到慶典上,與村民們共享美食的快樂。
隨著慶典日的臨近,村民們會充滿期待,縣衙和村裏都關切著活動的準備。
日月輪回,七月過半。一大早,村民就穿上節日的盛裝,手持香火,排隊等待縣太爺的到來。
村裏的長者們帶領村民們跪在路邊,等候著縣太爺的到來。一通開路鑼響,縣太爺的隊伍出現在視線中,村民們高聲歡呼,熱烈歡迎縣太爺的到來。
縣太爺的隊伍是由武裝的士兵和隨從組成,他們身著盔甲,手持武器,整齊劃一地走在隊伍中。隊伍的前方,有專門的儀仗隊吹奏著樂曲,為縣太爺的到來鳴鑼開道。隊伍的兩邊則是丫鬟和師爺,負責伺候縣太爺。
當縣太爺的轎子接近時,村民們齊刷刷地跪在地上,高聲喊著“歡迎縣太爺”,並向縣太爺行禮。縣太爺在轎子裏向村民們揮手致意,表示對他們的尊重和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