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上,一名容貌清秀的年輕帝王高坐於龍椅之上。
其目光所及之處,一名身高七尺左右身著青色蟒袍的青年立於群臣之前。
青年身段比例協調,給人一種不卑不亢向上生長的挺拔之感。
隻是一旦看到他那張臉蛋,就要讓人頭皮發麻起來。
不屬於他這個年紀應該有的褶皺橫七豎八肆意生長在其麵部。
若不是那雙還算得上神采盎然的雙眸,常人定要把他誤認為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者。
倘若僅僅隻是褶皺倒還不至於讓人頭皮發麻,真正讓人望而生畏的是褶皺之上大大小小潰爛的疤痕。
詭異的是,龍椅之上那位年輕的帝王看到青年的臉卻沒有露出任何恐懼和驚訝之色,反而眼神之中流露出幾分親切。
由此可見,這位青年一定是為這個國家做出了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貢獻,否則怎麼會有如此地位。
“為廣平寺捐建佛塔為太後祈福祝壽之事,眾愛卿還有何看法?若無異議,此事就這般定下了。”
年輕的皇帝麵朝百官振聲詢問道。
很快一眾大臣就麵麵相覷開始議論起來,一個個都是一副明明不太願意卻誰也不願意當這個出頭鳥的模樣。
聽著這些所謂的同僚愛惜名解又更愛性命的假仁假義之詞,麵目醜陋的青年輕笑一聲雙眸之中閃爍過一抹寒意。
感受到身後那些以忠君愛國自詡的官員傳來期待的穆目光,青年有些無奈的終於開口了。
“陛下,臣以為……”
青年並沒有急著把話說完,他故意把話說到最關鍵部分時頓了頓。
年輕的帝王並沒有不悅,相反他也露出了同樣期待的目光。
那群期待著青年會為其發聲的百官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此乃大孝之舉,為天下百姓樹立我朝忠孝之典範。此事應當是重中之重,著工部即日起擬定好相關事宜,越早完工越顯陛下之聖德。”
青年笑著拱手奉承道,言語之中哪裏還有半點規勸之意。
一時間朝堂沸騰卻又無人敢站出來繼續反駁。
畢竟這些朝臣之中連冒死向帝王諫言者都沒有,就不要說還有敢同時得罪帝王和青年的人了。
“肅靜,既然連宋國師都覺得此事沒有什麼不妥,那麼就這麼辦了吧。劉愛卿……”
年輕的帝王剛想讓工部尚書著手去辦這件事情,殿外突然響起一道聲音。
“北燕王長公主朱清歡覲見!”
太監傳報聲響起。
“長公主怎麼從前線北地回來了。”
“莫不是邊關出了要緊之事,北燕王才不得不進京麵聖?”
“南方未定,北邊的金人、韃靼和瓦剌又要南下不成?”
“難道……難道……”
“天不佑我大明啊!”
……
朝堂之上百官惶恐,一些國破家亡的殺頭言論險些就要被喊出。
“諸位大臣稍安勿躁,北方沒有戰事。”
一名身著紅色勁裝的高挑女子攜手一名白衣少女緩緩走入殿內。
“北燕王身邊那位女子是?”
“白衣金簪,莫不是那七絕穀的後人?”
“七絕穀不是隻剩下國師……”
……
六部大臣議論起來少女的身份。
“長公主,未宣未召何事進京?”
青年稍感不安,他神色微凝開口問道。
“清君側……”
三個字從身為北燕王的長公主朱清歡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