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啟航笑道:“要我去救你哥哥倒也不難,你好好求求我,說不定我心一軟就答應了!”
香寧公主聽他語意調笑,心下不快,可當著這麼多的士兵麵又不好痛毆莫啟哲,隻好恨恨地看了他一眼,等回宮後兩人相處時再修理他。
一行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收拾了收拾獵物,便返回了汴梁城。嚴啟航心頭懊惱,平白惹上了明教中人,這些人都是武功高強,不要命的主兒,高來高去的防不勝防,看來這火槍的研製還得加快啊,別等到來個像張無忌那樣的大高手,提著屠龍寶刀來把自己給剁了,火槍才發明出來,那還給誰用啊!
回到汴梁後,嚴啟哲對著廣備攻城作的官員們大發脾氣,罵他們不用心做事,怎麼到現在還發明不出火槍來。廣備攻城作的官員們向嚴啟航解釋,不是不用心做事,實在是製造火槍的要求太高,他們無法達到要求。
嚴啟航怒道:“什麼要求太高,不就是大炮縮小版嗎,有什麼難的?”
李侍郎道:“大將軍息怒,不是我們不用心做,實在是做槍管的鐵管無法製成,如果太厚拿在手裏過沉,如果太薄又容易在接口處炸開,所以無法製成,請大將軍體諒下官們的難處。”
嚴啟航想了想,以現在的技術來講,可能還生產不出優質鐵管,這可怎麼辦?他一不懂機械,二不懂冶金,除了知道火槍這種東西以外,實在不比這些官員們高明多少。
沒辦法,他隻好說道:“算了算了,沉點就沉點吧,如果還不保險,就在槍管外麵多纏幾道鐵絲。怎麼,你們這是什麼表情,別告訴我,你們連鐵絲也不會做!”
李侍郎等人竟然一齊搖頭,表示不會做。嚴啟航哭笑不得,這事也強求不得,隻好溫言鼓勵了幾句,離開了廣備攻城作。
其實廣備攻城作的工匠們是可以做出鐵絲的,雖沒有現代鐵絲那麼好的質量,但用是絕對可以用的。李侍郎等人說不會做是官場上的慣例,凡上官要下官做什麼,下官都要說難辦,但一定會努力去辦,這樣的話,當這“難辦”的事被辦出來後,既可向上官表示自己盡了力,又可誇大功勞,多得賞賜。嚴啟航不明白這許多花招,被李侍郎等人掉了一記花槍。
一個月後,廣備攻城作終於傳來了好消息,告知嚴啟航火槍做好了。
嚴啟航大喜,立即叫人把火槍送來。他一見這火槍,很有些失望,這槍外形雖然和現代的手槍有些相似,可實在也太大了,也太沉了,足足有四斤多重,比個斧頭都沉。而且全是手工製造,看樣子也不能大批量生產。這槍每次隻能打一顆子彈,打完後又要重新填彈上藥,所幸的是,子彈是夾在一個小槽中的,就算槍管向下子彈也不會掉下來,隻要一打火石引燃火絨就能發射,可惜隻能打二十丈的距離。
嚴啟航歎了口氣,想提高生產技術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萬事開頭難,慢慢來吧。
李侍郎也知道嚴啟航定然不會滿意,為了彌補火槍帶給嚴大將軍的不快,他和手下們又發明了幾種利器,分別叫做火藥箭和突火槍,這火藥箭其實就是在平常的箭上安了個紙做的火藥筒,像大號的炮仗,點燃後把箭射出去,火藥筒就會在敵陣中炸開,起到殺傷效果;突火槍則是用巨竹做炮身,裏麵填藥裝彈,李侍郎管裏麵的鐵彈叫“子窠”,其實也就是鐵炮的竹筒版。這兩樣東西雖然簡單,可在當時可真稱得上軍中利器了,無論金兵還是宋兵都沒有這樣的裝備。
嚴啟航指著竹筒上的鐵絲笑道:“你終於做出鐵絲啦!雖然不太標準,但也可以叫做‘鐵做的絲’。”
李侍郎陪笑道:“嚴大將軍,您說的東西下官連聽都沒聽過,做的不好,請大將軍體諒。”
嚴啟航道:“已經挺好的啦!我也不能太不知足。來人哪,賞廣備攻城作的官員們一百兩金子。李老兄,這金子你可以多分點兒。”
李侍郎連聲稱謝,表示一定大量生產火藥箭和突火槍,讓嚴啟航的軍隊都配上這種武器。嚴啟航拍著他的肩膀大大誇獎他忠心能幹,李侍郎受寵若驚,直覺得打出生起到現在從沒如此榮耀過。
就在嚴啟航夢想著自己的軍隊可以橫掃天下的時候,金國朝廷給他下來了一道聖旨,讓他領兵南下,支援完顏宗翰攻打臨安。
嚴啟航大吃一驚,火槍還沒造好哪,自己的軍隊還沒本事開仗必勝呢,就這樣上前線,後果可不堪設想啊!他馬上送了那頒旨來的欽差大筆的金銀,想探聽一下為什麼要讓他上前線,那欽差得了好處便將朝中已不是秘密的秘密說給了嚴啟航聽。
嚴啟航聽了這個秘密後氣得差點吐血,他一直以都元帥完顏宗望為靠山,以為這個都元帥就已經是朝中最有實力的人了,萬萬沒想到,完顏宗翰的靠山可比都元帥硬得太多了,那就是他的父親權相撒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