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的話提醒了顏惜微,是啊,往常午睡,半個時辰頂天了,兩個多時辰確實怪異,難道是因為那個夢?
適才那個夢真實的令人害怕,至今回想起來她都心有餘悸,難以釋懷。
顏惜微按下心中紛亂的思緒,嬌嗔道:“母親取笑我貪睡!”
馮氏不知她心頭種種,笑吟吟地解釋道:“母親巴不得你多睡一會兒,又怎麼會笑你。”說著,她撫過顏惜微眼下的一圈烏青,心疼地道:“瞧瞧,這黑眼圈還沒消去呢,晚膳後早些歇息,別看那些賬本了,遲一兩日也不打緊。”
顏惜微連連點頭,一本正經地應道:“是是是,母親大人發話,女兒莫敢不從。”
馮氏被她逗得發笑,“你啊,就會貧嘴。”
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顏秉文雖不是知府,卻也是一方父母官,按理來說,撈點銀子並不是什麼難事,但他是個膽小謹慎的人,再加上年少時曾跟隨大儒方鏡學過兩年文章,耳濡目染,心底裏也有一股讀書人的傲氣,不屑於做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事情。所以,他做縣令的這些年,不說愛民如子,卻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父母官了。
但一個縣令一年的俸祿隻有七十幾兩銀子,還要負責衙門裏的那個官吏,一年下來,別說餘錢了,連白米飯都幾乎吃不起了,有時候竟要靠馮氏變賣首飾度日,一時傳為樂平縣的笑話。
幾個同僚看到他的窘境,明裏暗裏皆勸他稍微撈一點;就連顏秉文手下的那些官吏也是多有怨言,畢竟上峰不撈,他們做下屬的也不好明著撈。
每每看到缸中日趨減少的白米,看不到油葷的小菜,以及妻女身上打著好幾個補丁的衣裳,連顏秉文自己都生出懷疑,這樣堅持到底有沒有意義,是清廉還是迂腐?
好在長女顏惜微自小便展現出驚人的經商天賦,到了她十二歲,拿著說服馮氏變賣嫁妝得來的幾十兩銀子租了一個鋪子賣她自己做的胭脂水粉,鋪子的名字就叫“采蝶軒”。
開張那一日,顏惜微別出心裁,請了幾位原本容顏平平的女子替她們梳妝,姣梨妝,落梅妝、桃花妝、漢宮妝信手撚來,經過她手的女子盡皆容光煥發,精致唯美,與之前判若兩人;若非親眼所見,任誰都想不到這是出自一名年僅十二歲的少女之手。
女子購買胭脂水粉,所圖所求的無非就是讓自己容顏更加精致動人,成為別人豔羨心動的對象;如今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豈有不心動的道理。
這一日,但凡來了采蝶軒,並且親眼見過那一場“麻雀”變“鳳凰”盛況的女子,多則買了七八樣,少的也有一兩樣,竟無一人空手而歸,這對於一家剛剛才開張的鋪子而言,無疑是極其成功的。
這樣的紅火自然也招來了同行的眼紅,附近幾家胭脂鋪子都在酸溜溜地斥責這是歪門邪道,長遠不了,甚至有心胸狹窄在背地裏詛咒都采蝶軒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