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仨的戰場從院子裏轉到了廚房。
王春娥和陳菊英姑嫂兩人開始準備餃子的餡料。
紅薯粉條用熱水提前泡起。
雞蛋在碗中打散;
鍋燒熱刮一勺乳白色的豬油下去,等豬油融化,用鍋鏟將融化的油在鍋底翻上一圈;
再將碗中的雞蛋液一圈淋入豬油中;用筷子翻成碎碎的炒雞蛋;
之後盛出在碗中。
接下來是將擇好洗淨控幹水分的韭菜用菜刀切細,泡好的紅薯粉條也用菜刀切細,豆腐切成小塊,依次放入盆中。
再將炒好的雞蛋碎在菜板上切得更細,一起放入韭菜粉條白菜的盆中。
再給準備好的菜裏,放入十三香、香油、味精、辣椒麵、鹽等調味料,順時針攪拌均勻,餃子的餡料就完成了。
她們準備餡料的時候,黃招娣那邊也很快和好了麵團,麵團是玉米麵和小麥麵二合一的,現在哪有山裏人家吃得起純小麥麵的餃子呀!
揉好了麵,黃招娣將麵團一分為四,然後將四個小麵團搓成細細的長條,再將長條揪成一個個小劑子。
陳菊英便在一旁將小劑子一個個搓成圓球球,在用手壓扁,再用小擀麵杖擀成邊上薄裏邊略厚的圓麵皮。
黃招娣將圓麵皮拿起,用勺子挖上些許餡料,再兩手一捏,一個元寶形狀的餃子便做好了。
母女倆一個人擀皮,一個人包餃子,配合的幾乎完美。
王春娥在另一邊案板上,將削皮的土豆切成細絲,再將土豆絲放入涼水中浸泡幾分鍾。
就著幾分鍾時間,王春娥也不閑著,去院子外麵抱了捆柴火進來,又去洗了手,包了幾個餃子,眼看著餃子皮也剩的不多了,她又去生了火。
先給炒過雞蛋的油鍋裏再挖了勺豬油放進去,等豬油融化,將切好的泡椒倒入,再倒入控了水的土豆絲,快速翻炒幾下,土豆絲很快好了。
盛出土豆絲放在一旁,鍋裏加水,燒開後放入豆腐,燜幾分鍾,再放入豌豆尖,起鍋放入一個湯盆裏。
最後再次加入清水,這次是煮餃子要用的沸水。
別問為什麼所有菜都要在一個鍋裏完成,實在是陳家隻有一口大鐵鍋。
鍋裏的水沸騰後,王春娥便在灶台那兒看著火。
下餃子了!
隻見餃子像一個個跳水運動員爭相恐後跳入沸水中。
陳菊英趁著這功夫數了數家裏要吃飯的人口數,數出了12雙筷子,碗湊不夠12個,便用盤子替上。
接下來出去招呼了聲,“孩子們,出來搬桌子準備吃飯!”
二房的四個孩子便都走了出來,陳菊英便打發陳璋,“小虎,你三個姐姐都出去了,麻煩你去找一找,把他們叫回來吃飯。”
陳璋撒腿出了家門,也不跑遠,找了個地勢稍微高點的小土坡,手呈扇狀。
“秀梅姐、秀蘭姐、丫丫姐,吃飯啦!”
聽到小虎弟弟的召喚,三姊妹便扔下村裏圍著她們問鄉裏生活的孩子們往家裏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