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三屍蟲(1 / 2)

衛道士絮絮叨叨,不住歎息自己的丹術修為不精,我在一旁聽得地丙道人已被青蚊分魂離魄,早已驚得冷汗直流,這些丹宗人物斷章取義,弄些魂魄煉丹的鬼名堂,自以為革除了外丹術的積弊,卻不知更加誤入歧途,隻怕比以前的金石煉丹更加荒謬絕倫。

道家修道學仙,或是肉體飛升,或是長生住世,再下等的得道之士也可百病不生,延年益壽,但無論丹鼎符籙,講求的都是自身修煉,內丹講求體內結胎,外丹講求采藥自煉,決沒有竊取別人的道理,所以葛洪、陶弘景等煉丹家都不惜勞累,親自煉丹。世人貪圖捷徑,企圖一勞永逸,喜歡服用別人采製的丹藥,結果“服竟不效”,往往慢性或急性中毒而死,反而成了夭壽之舉,其根本原因一是金石丹砂本就不是修道成仙的真正途徑,二是別人所煉的丹砂即便能夠益壽延年也未必適合自己的體魄。

茅山術法以符籙祝咒聞名,但最早的祖師茅氏三兄弟卻是在茅山隱修煉丹得道升天,茅山原名句曲山,其改名也正源於此。茅山是十大洞天的第四洞天,又是七十二福地的第一福地,離六朝古都不遠,偏僻而不偏遠,是道家煉丹的最佳場所,所以最早的茅山宗隱士隻專注於煉丹之術,並不知符籙祝咒為何物,內丹術在張伯端、王重陽等全真教派中興起後,茅山宗多數修士仍然冥頑不化,固執於外丹的修煉, 直到外丹術徹底走入死胡同之後,茅山符籙派才取代了丹宗一脈,鎮屍滅煞、裝神弄鬼大行其道,煉丹術從此在茅山沒落,隻是誰也想不到,茅山丹宗經過這麼多年,居然能夠借屍還魂,更想不到他們竟能在符籙派鎮屍滅煞的基礎上另辟蹊徑,弄出這些魂魄煉丹的玄虛來。

魂魄煉丹,天書不傳,我到現在也是第一次聽說,衛道士吹噓他們的丹術“仙道可成”,但他們始終也未能練出可致長生的大藥,無論魂丹或是魄丹都不曾親見,所以這種煉丹理論究竟是否荒謬無法從結果上驗證,不過單從他們劫取無辜魂魄的手段上看,魂魄煉丹就決非正道。先師盧生在天書中開章明義,修行第一就要以德行為本,廣行仁義、扶弱助民,才有望成就仙道,這也是對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最好注解,他連茅山符籙鎮屍滅煞都斥為異端邪術,最後憤而叛離,要是知道茅山丹宗發展出魂魄煉丹這種邪術,隻怕非氣得當場身亡不可。

想到這裏,我突然想起那位與孫祖一起誘殺清兵的年邁老者,孫祖的魂魄煉丹理論雖說是自己所創,但其靈感卻是發軔於老人的魂魄轉換術法,如果孫祖不懂得鎮魂滅煞之術,就未必能創造出魂魄煉丹之法,所以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丹宗的魂魄煉丹術其實那位老人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心中更是一動,老人自述“年輕時雲遊四方,曾與茅山宗結緣”,經曆頗似先師,難道他就是先師盧生?自知這種想法頗為不恭,連忙打住。

衛道士對我的看法非常不滿,他說:“魂魄煉丹的理論自是丹經正理,隻不過我們師兄弟丹術不精,於精微細膩之處無法領會罷了,你看這些青蚊,隻要我們能分離出它們體內的魂魄,自然就能鍛煉出九轉魂丹,這有什麼疑問?”

他正要再說下去,屍塔下方忽然傳來一陣“嗡嗡”的騷動聲,似乎是蟲群出現了什麼變故。這座屍塔蘊含的氣息似乎是一種死氣,莫非是這些蟲子受不了死氣的克製,主動撤離了?我心中一喜,向下看去,卻見青色的蟲群中突然夾雜了一些白色的飛蟲,這些外來者勁頭十足,闖入蟲群後,在裏麵橫衝直撞,不時有一些青色的蚊蟲被撞落在地,凝結成團的青蚊們頓時大亂。

我又驚又喜,難道這些白色的飛蟲竟是我們的救星?不料衛道士卻是臉色大變,他驚叫了一聲,轉身突然撲向躺臥在一旁的天乙道人,我見他意圖不善,一把把他推開,觸手之處,隻聽得“撲通”一聲,衛道士仰麵跌在屍堆中,他爬動了兩下,在屍堆中抬起頭驚叫道,“三屍蟲!”,

三屍蟲!? 我楞了一下,正要奔過去問個究竟,耳邊“嗡嗡”聲突然大作,竟是那些青色的蚊蠅飛了上來,它們仍然對屍塔非常忌憚,勉強接近到我們棲身的位置後就再也不肯上前,隻在離我們身邊不遠的地方翻飛不停,尖利的舐吸口器已經清晰可見。

一陣更加尖銳的“嗤嗤”聲在蟲群中響起,幾隻白色飛蟲闖入蟲群裏,似乎非常憤怒,它們的體型較青蚊更加碩大,看起來並非蚊蟲,倒象我們以前常見的一種舍蠅之類,隻不過舍蠅是蒼黑色,這種白色的舍蠅卻是不曾見過,衛道士叫它們“三屍蟲”,我雖不明白是什麼用意,但見這些白蠅闖入蟲群後,青蚊們更加震動不安,蟲群嗡鳴了一會,突然向我們急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