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章 打小報告(1 / 2)

“娘,家裏應該沒多少銀子了吧?我的俸祿也要等下個月,這些魚肉是哪裏來的?”

“誒?兒子,不是你找人家借的銀子嗎?”

“嗯?沒有啊!娘你說仔細點!”

“今天下午,有一個下人自稱是縣丞家的門房,送來了59兩銀子,說是你找人家借的。”

沉默半晌,趙文忠開口道:

“知道了,娘,就這樣吧。以後再有人送東西來,一律不能要。”

“噢噢,娘知道了!”

……

第二天,縣衙。

點卯後,縣丞主動向趙文忠這邊靠了過來。

“大人,昨日下官多有冒犯!還望大人恕罪!”

“噢?你何罪之有啊?”

“那銀子……”

不等縣丞說完,趙文忠便打斷道:

“什麼銀子?”

“哈哈哈,是下官記錯了!大人,早堂結束不妨去醉仙居小聚?也好為大人接風洗塵!”

“接風洗塵就不用了,有話,直說便是!”

“大人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嗬嗬,不知你背後之人是勳貴中的哪一位?”

趙文忠斷定縣丞背後有人,自然是有所依據。

昨日縣丞給他送銀子,卻不直接給他,而是交給家中母親。這是擔心他不收,交給家中母親,隻要收了,白的也能變成黑的。

這顯然不是縣丞所能擁有的手段,如果隻有縣丞,那趙文忠拿了銀子死不承認,縣丞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斷定是勳貴,也簡單,因為這裏是鳳陽。

而59兩銀子,也十分有講究。大明律,貪汙60兩死刑,59兩顯然沒到,這個數也讓很多人有了受賄的勇氣。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無數次。

縣丞顯然沒料到趙文忠會如此直接,一時被問得有些愣神了,等回過神來,一口否決,道:

“斷無此事啊,大人!”

“如果我非說有呢?”

趙文忠端起茶喝了一口,又道:

“你下去吧!銀子在散職後會送回你府上,這種小把戲不要再拿出來了!”

“下官告退!”

趙文忠沒把縣丞放在心上,一個縣丞還不足以讓他重視起來,隻要他背後之人不冒頭,他也懶得理會。

趙文忠沒有忘記自己的首要目的。

鳳陽雖然是個好地方,但其實民生並不好,在原主的記憶中,這裏沒幾年就會餓死不少人。

朱元璋對自己老家的政策其實相當優厚,又是免賦稅又是免徭役,還把一些商賈遷到鳳陽,但鳳陽實在不是一個適合發展經濟的城市。

這些年下來,鳳陽本土的人日子過得倒是不錯,可那些外來的人,時不時就有逃荒的、餓死的。所以,鳳陽整體看起來,就顯得有些貧瘠。

對於這一塊,趙文忠其實是有些辦法的,後世的知識也不是全然沒用,隻是在這個年代有些不好實施。

思及至此,趙文忠提筆便寫:

臣鳳陽府懷遠縣縣令,趙文忠,叩請聖躬安

臣自任職,觀其百姓安居樂業,實是陛下之功;然,鳳陽一地,積病已久,非農業可改,百姓雖安居樂業,卻不顯富足。

臣上書,奏請陛下,於鳳陽一地改革商業;臣知商賈之患,不宜發展壯大,然,更不宜因噎廢食。